本報4月15日訊(記者 賀瑩瑩 通訊員 孔令亮) 做飯從使用蜂窩煤到天然氣,取暖從自己燒煤爐到干凈衛生的集中供暖,1995年,德州由德州地區轉為地級市。把建設重點放在了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上。15日,記者在德州市公用事業局了解到,建市20年來集中供熱面積從1995年的3.7萬平方米增長為2000余萬平方米,集中供熱面積增幅數百倍。
“以前冬天取暖只能自己燒煤爐,不但臟亂,而且溫度也不高,蓋幾床被子還特別冷,現在有了集中供暖,冬天屋里能超過20℃。”新華街道辦事處陳公社區的王老先生稱,以前做飯用的是蜂窩煤,現在用上了天然氣,只要輕輕一按,火就燃起來了。
1995年市公用事業管理局成立,歷經三次大的變動和改革,負責中心城區供水、供氣、供熱保障任務。供水方面,1985—1995年,自來水公司鋪設北園小區、新湖南路、天衢新河路、新湖路等輸水干管及配水管網。1995年實際服務29萬人,供水管網長度194公里;2010年,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完成了加壓泵站,大大緩解了日趨增大的供水壓力。供氣方面,1995年德州市天然氣工程正式破土動工,開創了山東省第一家城區居民使用管道天然氣的先例,共鋪設管道干線4.7公里,發展用戶500戶;2000年10月31日,天然氣管網一、二期工程順利完工。輸氣主干線穿越運河,形成供氣雙回路,使供氣能力由6萬方/日提高到12萬方/日。供熱方面,1994年實現對市區居民采暖集中供熱,投資建設了以印染廠為熱源的供熱工程,實現集中供熱面積3.7萬平方米。目前,德州市市區供熱企業有六家。
2014年,建設完成第四水廠,實現了中心城區“四區聯網、雙廠聯供”的供水格局;建設一期、二期、三期供熱管網工程,形成了以華能德州電廠為主熱源的南北兩條供熱主管網的供熱新局面,高鐵新區歷史上首次實現集中供熱。2015年,中心城區供水、供氣、供熱管網總長度已達2908公里,年供水量3320萬噸,供氣量1.75億元立方米,集中供熱面積2767萬平方米,供水、供氣、供熱普及率分別達到95%、96%和70%,均居全省前列。來源:齊魯晚報
“以前冬天取暖只能自己燒煤爐,不但臟亂,而且溫度也不高,蓋幾床被子還特別冷,現在有了集中供暖,冬天屋里能超過20℃。”新華街道辦事處陳公社區的王老先生稱,以前做飯用的是蜂窩煤,現在用上了天然氣,只要輕輕一按,火就燃起來了。
1995年市公用事業管理局成立,歷經三次大的變動和改革,負責中心城區供水、供氣、供熱保障任務。供水方面,1985—1995年,自來水公司鋪設北園小區、新湖南路、天衢新河路、新湖路等輸水干管及配水管網。1995年實際服務29萬人,供水管網長度194公里;2010年,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完成了加壓泵站,大大緩解了日趨增大的供水壓力。供氣方面,1995年德州市天然氣工程正式破土動工,開創了山東省第一家城區居民使用管道天然氣的先例,共鋪設管道干線4.7公里,發展用戶500戶;2000年10月31日,天然氣管網一、二期工程順利完工。輸氣主干線穿越運河,形成供氣雙回路,使供氣能力由6萬方/日提高到12萬方/日。供熱方面,1994年實現對市區居民采暖集中供熱,投資建設了以印染廠為熱源的供熱工程,實現集中供熱面積3.7萬平方米。目前,德州市市區供熱企業有六家。
2014年,建設完成第四水廠,實現了中心城區“四區聯網、雙廠聯供”的供水格局;建設一期、二期、三期供熱管網工程,形成了以華能德州電廠為主熱源的南北兩條供熱主管網的供熱新局面,高鐵新區歷史上首次實現集中供熱。2015年,中心城區供水、供氣、供熱管網總長度已達2908公里,年供水量3320萬噸,供氣量1.75億元立方米,集中供熱面積2767萬平方米,供水、供氣、供熱普及率分別達到95%、96%和70%,均居全省前列。來源:齊魯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