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城區新增申請用熱單位超百家
截至5月5日,東區申請用熱單位49家,新增開戶面積約228萬平方米。其中4個單位無管線敷設,45個單位按照供熱規劃可以入網。目前新用戶24個單位面積測量已完成,4個單位簽訂開戶合同并繳納配套費,新用戶中的16個單位供熱系統需重新改造,其他單位設施驗收正在進行中。西區,申請用熱單位67家,已辦理手續的15家,尚未辦理手續的52家,新增開戶面積近300萬平方米。
按照濱州供熱管理辦法的要求,新增用戶入網申請的最后期限為5月31日。為何在時間上做這種要求?市住建局分管供熱的負責同志介紹,5月底前申請供熱的用戶,接入管網以及配套的換熱站、直線都要進行設計、改造、施工、安裝,這個工期很緊張。勘察、設計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7月到9月是主汛期,有效施工時間也就是2個月左右,到10月底全部設備安裝完畢、調試到位時間很緊張。因此,5月底之后不再受理新增用戶的申請。
內網存在問題的小區要及早進行改造
近年來,設施改造問題一直是制約老城區供熱效果的瓶頸,如按目前設施存在問題的45個小區進行分析,今冬老城區熱用戶中近55萬平方米、5000戶居民因設施不合格影響供熱效果,不僅給熱力公司增加熱網調節和用戶管理難度,也直接影響到穩定的供熱局面。
此次會議專門對存在問題的小區下達了書面整改通知書,并邀請主管的負責人參加會議。據介紹,2012年開始,市政府著手推進存在問題的小區進行內網改造,當時篩選確定有120多個小區需要改造,但是到去年仍有20%左右的問題小區沒有進行改造。雖然這兩年沒改的小區,供熱效果不算太差,但是遇到寒冷的極端天氣,隨著小區帶病運轉的供熱設備越來越老化,故障率越來越多,老舊問題管網的改造還是要進行的。
供熱建設配套費需按時足額繳納
供熱建設配套費由兩塊構成,30元的管網建設配套費,20元的熱源建設配套費,從2014年開始,市政府將這兩項費用50元合并叫做“供熱建設配套費”。
2010年,市城區兩家熱力公司的供熱面積只有400多萬平方米,到了去年供熱面積達到了1200多萬平方米,今年預計會達到1500萬平方米。濱州供熱發展速度較快,主要是政府加大供熱基礎設施的投入。2010年至2014年底,已經累計投入了10多億元,進行供熱鍋爐、首站、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濱州的供熱效果明顯改善。
前幾年,配套費收了4個億,而總投資10多個億的空缺,由城區供熱指揮部暫時借款、貸款解決。有些已經用熱的單位遲遲還沒有交足配套費,今年需要想法拿出交款計劃。去年市供熱指揮部起訴了兩家欠交配套費的企業,現在還有欠費的開發建設單位,需要盡快交齊。一時交不上的,需制定繳款計劃,簽訂繳款協議,分期分批交上。新增用戶,更要把配套費放在重要的位置,盡量按時足額上繳。來源:濱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