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節能建筑,讓家更舒適,讓環境更美好
2013年,我國的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專家預計,202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35%。做好建筑節能,意義重大。那么究竟什么是建筑節能?6月12日,記者采訪了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節能科科長馬宇馳。
“通俗點兒講,人們要求屋里面冬暖夏涼,這與氣候剛好相反,所以要通過中空玻璃窗、保溫墻隔熱保溫。”馬宇馳表示,建筑節能分為兩方面:一是建筑物圍護結構節能,二是供熱采暖系統節能。外墻、外窗、外門、陽臺等都屬于建筑物圍護結構,這部分的熱損失包括傳導熱損失和透過門窗縫隙的空氣滲透熱損失。我國北方地區采暖主要以燃煤為主,每年冬天不僅要消耗大量煤炭,還會對空氣造成污染。改善房屋保溫性能,減少采暖量,有助于保護環境。
我市住宅節能率達65%,8年改造住宅400萬平方米
“2006年開始,我市新建建筑全面執行新的節能標準,即住宅節能率達到65%,公共建筑節能率達到50%(按照國家測算標準規定,與1980年通用住宅設計能耗水平比較)。”馬宇馳表示。
2008年,我市開始對既有住宅和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除了對機關單位辦公建筑進行節能改造以外,還對全市符合條件的既有住宅進行了供熱計量改造及節能改造。從前,誰家的暖氣管道漏了,閥門一關,一棟樓的住戶都要一起受凍;現在,誰家不用暖,誰家管道維修,可以單戶關停,不影響其他住戶,同時通過分戶計量,促進人們的節能行為,減少了熱量損耗。截至目前,我市已有超過400萬平方米住宅進行了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
今后的發展方向是綠色建筑
馬宇馳介紹,我市2013年就出臺了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包括保障性住房在內的政府投資性公益項目、機關辦公建筑、大于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2015年,省住建廳要求我市新建的政府投資性公益項目、機關辦公建筑、大于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等三類建筑全面執行二星級綠色建筑標準。
鏈接:綠色建筑,指的是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提供健康適用、高效使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綠色建筑也是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市和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創建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建設更多綠色建筑,讓鶴壁市的人居環境更美好,將是一項長期工作。”馬宇馳說。來源:鶴壁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