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清潔供熱為何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大規模實施清潔供熱工程錢從何來?無主小區和破產困難企業等供熱問題如何解決?清潔熱源如何保障?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深入太原市有關部門、部分供熱企業及居民小區,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采訪。
怎樣完成三年三級跳?
對癥下藥,科學治污
太原市冬季寒冷而漫長,采暖期長達5個月之久。一名基層環保工作人員向記者坦言,太原市冬季采暖期主要污染物濃度比非采暖期要高出1.8倍~4.6倍,這不僅讓環境執法人員焦頭爛額,也讓長期生活在太原的市民飽受燃煤污染之苦。
為徹底解決冬季燃煤污染問題,太原市委書記吳政隆明確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污染源,對癥下藥,科學治污,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環境問題。
按照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太原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把清潔供熱工程建設作為治理冬季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強力予以推進。
清潔供熱錢從哪兒來?
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系
要實現太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奮斗目標,落實項目建設資金是關鍵。可是,作為中部經濟欠發達的省會城市,太原市財政總收入2012年為454.49億元,2013年為495.82億元,2014年為258.85億元。可以說,財政收入捉襟見肘。
“為確保清潔供熱建設工程的順利推進,太原市建立了向上爭取、地方配套、全社會支持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太原市環保部門負責人說。
一方面,太原市加強政府對清潔供熱的主導作用,積極爭取中央、省財政專項資金對太原集中供熱建設資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加強政策引導,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市場作用,出臺優惠政策,制定《關于全面推進省城環境質量改善若干政策規定》。
通過一系列政策、資金引導,有效調動了社會和企業的投資積極性。據統計,2012年~2014年,太原市清潔熱源和管網建設累計投資164.2億元。 清潔熱源如何保障?
熱電聯產,建八大熱源中心
太原市以熱電聯產供熱為主,大型熱源廠供熱為輔,以工業余熱、天然氣(煤層氣)、空氣源熱泵、污水源熱泵、電、太陽能等方式供熱為重要補充,高起點規劃建設古交興能、嘉節、華能燃氣等八大熱源中心,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清潔供熱需求。
利用高爐余熱、電廠冷凝熱等熱源實施清潔供熱是太原市近年來集中供熱的一大亮點。記者在太鋼集團公司了解到,經過歷時6年反復研究與試驗,太鋼自主開發的高爐沖渣水直接換熱余熱回收技術,不僅填補了國內鋼鐵企業高爐沖渣水余熱回收利用技術空白,也為鋼鐵企業周邊城市建筑采暖開發出新型清潔熱源。
據了解,2012年~2014年,太原市區替代拆除分散燃煤鍋爐1566臺(5612.7蒸噸),減少采暖燃煤167萬噸,分散燃煤鍋爐總數和燃煤量分別削減64.7%和60.3%。來源:中國環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