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愛民小區住戶寫給城發公司的申請書。記者 金泉 攝
連日來,呼和浩特市愛民小區1號院多戶居民接到城發熱力公司電話,該公司工作人員通知有欠費的住戶,必須盡快補齊采暖費欠費,否則公司將對拖欠費用住戶訴諸法律。
6月17日,記者來到該小區了解情況。據了解,愛民小區1號院建于2000年,屬于老舊小區。小區院里只有2棟居民樓,分別是41號樓和42號樓,樓號是與如今一墻之隔的八一小區順延而來。
小區里一位資深住戶說:“這幾天聽說供暖公司正在催繳采暖費,這個小區欠采暖費的大都住在頂樓,也就是6樓的住戶,因為頂樓住戶冬天室內溫度根本達不到18度。2011年,不少住戶要聯名狀告城發熱力公司。這個小區的供暖問題由來已久。”
42號樓7單元601室住戶侯先生告訴記者,幾天來陸續接到城發熱力公司電話,說他家欠了2個年度的采暖費,并且告訴他2013—2014年度的采暖費因當時室內溫度不達標,可以寫個申請,按照采暖費全款70%收取,2014—2015年度,因為小區進行了改造,貼了保暖層,溫度全部達標,所以必須全額交清。侯先生說,他2008年住到這個小區,每年到了供暖的季節都按時交費,從不拖欠。但這里的供暖太差了,不達標不說,還經常停暖,一次停7到8天的常有。寒冬臘月,七八天沒有暖氣,家里冷得待不了人。侯先生在2013年下定決心不交采暖費。去年,因為外墻貼了保暖層,確實感覺家里溫度比以前高點,他去交費時,工作人員說必須把欠費結清才可以交當年的,所以就沒有交。前年的采暖費,侯先生想支付基礎采暖費的30%,而城發熱力公司要求他交70%。目前,雙方還沒有達成一致。
42號樓4單元6樓的住戶李女士說,之前城發的人也找過她,但是李女士明確表示不會交采暖費,因為屋子里太冷了,只有14度。即便去年小區做了保溫層,但她家依然很冷,溫度和以前沒有什么變化。去年冬天,因為屋里太冷,她領著孩子回老家住了。李女士告訴記者,今年她考慮改裝天然氣,為此她咨詢了裝修公司,得到的答復是可以改,但因為小區比較老,取暖設施都是過去的陳舊設備,改裝起來費用會比較大,大約需要1萬多元。李女士說,雖然貴些,但總比挨凍強。
42號樓6單元6樓的住戶青春說,以前這個小區家家戶戶的暖氣都不好,都說是管道老化造成的,2013年,小區與城發熱力公司聯合出資更換了主管道,溫度有了明顯上升,但6樓是頂樓,還是比較涼,去年小區又進行了老舊小區改造,貼了保溫層,頂樓做了防水,溫度有所上升。城發公司工作人員讓他寫個申請,對以前的欠費做個說明,請求公司酌情予以減免。記者看到,青春的申請上寫著:本人于2011年4月入住愛民小區1號院42號樓6單元601,對前住戶拖欠取暖費一事不知情,2013—2015年2年因取暖未達標,室內溫度在13—14度之間,所以沒有交采暖費,因此本人申請減免部分采暖費,希望公司領導予以批準。
城發供熱公司的小劉負責收取該小區采暖費。她說:“公司的出水溫度都是符合標準的,以前住戶說不熱是因為這個小區管網過于老舊,時常發生崩裂,造成二次加壓站不敢加壓,一加壓管就裂,一跑水就要停暖檢修,最后受損失的還是住戶。2013年,公司拿出一部分款項,這里的居民自籌了一部分,對地下主管道進行了徹底更換,但每家住戶的分管道仍然存在老舊問題,所以有的住戶家還是不熱。這期間,有的住戶對自家管道進行了更換,有的依然使用舊有管道,所以室內溫度的差別和每家管道的新舊有很大關系。”
小劉說:“去年,對這個小區進行了改造,外墻都貼了保暖層,包括6樓住戶的室內溫度全部都是達標的,住戶沒有理由再不交采暖費。對于以前的欠費,公司也答應酌情減免。”
供熱公司和用戶意見一時達不成一致。為此,記者采訪了內蒙古慧靈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晉:供暖企業供暖溫度不達標,住戶可以不交采暖費,但前提是必須有明確的證據證明供暖公司未能提供達到國家規定的供暖溫度,而這一點一般比較難證明。
楊晉說,對于故意拖欠采暖費的住戶,供暖企業有權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對于哪方勝訴的可能性更大,這要看誰的證據充分,更具說服力。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