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伴隨著建筑總量的不斷攀升和居住舒適度的提升,建筑用能已經成為國內繼工業、交通之后的第三個能源消耗大戶。實現建筑節能減排,成為擺在管理部門和社會公眾面前的一道考題。眾所周知,供暖是建筑耗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淺層地能是目前替代化石能源作為建筑物供熱(冷)最合理的可再生能源。因為地球表層是太陽能的自然接收器和儲存器,地面下400米以內存有可再生的地熱能總量巨大。地能則是在太陽能和地心熱的綜合作用下,在大地表層400米以內形成的相對恒溫層中的土壤、砂巖和地下水中所蘊含的低溫熱能。“根據采集技術估算,淺層地能儲量可達現有全國500億平方米建筑物全部供熱量的1000倍。”地能供暖(冷)介紹人員告訴記者。
目前,在大連某溫泉酒店和別墅住宅內應用自主研發的“單井循環換熱地能采集技術”,實現地能替代傳統的燃燒供暖,運行期間實現地下水百分之百循環換熱,不污染、不消耗水資源,使用區域沒有空氣污染、沒有垃圾消納,市民和游客可以通過實際居住及度渡假方式真實地體驗無燃燒智慧供熱(冷)的舒適效果和環保效益。
地能供暖(冷)介紹人員還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一棟100平米的農村建筑,安裝地能無燃燒智慧供熱(冷)系統需要3-4萬元左右的建設費。原先燃煤取暖耗煤約3噸多,每個供暖季煤錢2500多。改造后用地能熱寶供暖(冷),采暖季電費約800元左右,房間溫度能達到20度左右,開關機只需按遙控器就行,機組熱了自動停,冷了自動啟動,非常方便好用而且干凈衛生。來源:大連天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