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一種可替代傳統供熱(冷)方式的替代能源——可再生淺層地能,目前在大連地區獲得推廣的空間。據了解,大連小窯灣國際商務區“900MW分布式地能冷熱源站”正在建設中,未來10年內,將完成為20.4平方公里區域內1500萬平方米建筑物供熱冷。許多年來通過燃燒獲取熱能的傳統供熱方式(城市熱力、區域鍋爐房、農村農戶自采暖)等,受到了無燃燒、零排放、可再生技術的猛烈沖擊。
在大連仙浴灣恒有源集團2.5萬平方米地能無燃燒智慧供熱(冷)展示中心,記者親身體驗了新技術帶來的成果:地下室安裝了一臺臺熱泵機組,這些機組利用從地下淺層采集的能源,夏天可制冷,冬天可供暖。現場沒有煤,沒有一絲煙塵;偌大的建筑物里,始終保持22℃,清爽舒適。隨著淺層地能供熱(冷)逐步進入小區,不久的將來,更多的大連人有望享受到大自然的饋贈。
地球淺表層被稱為太陽能的自然接收器和儲存器,地面下100米以內存有的可再生地熱能總量巨大。以目前的采集技術估算,可達現有全國500億平方米建筑物全部供熱量的1000倍。地表淺層零度到25度的低品位能源,采集后再通過先進的熱泵技術,實現為建筑物無燃燒智慧供暖(冷)。沒有燃燒,沒有污染,水資源可循環利用,成本低廉,成為目前節能減排的最佳選擇。 來源:慧聰熱泵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