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此次試驗從今年3月初開始,8月才結束,21家企業的78臺熱量表,經過100天及300小時,經受了嚴格、公正的按照歐洲標準要求的耐久性試驗。根據判定標準,出現異常或不合格的表共9塊,試驗整體合格率為88.5%。
“此次試驗在熱量表行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國計量協會熱量表工作委員會主任王池在試驗總結會上如此評價道。國家住建部有關負責人對試驗結果也非常滿意:“希望加大此次實驗結果的宣傳和有效利用力度,為中國供熱計量收費改革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長期可靠性意味著什么
熱量表是熱計量貿易結算的重要計量器具和依據,必須保證計量的準確性和長期可靠性。然而,在一些已經實施熱計量收費的地方或小區,熱量表卻成了居民們爭相抱怨的對象。“用了才一個多月,表就壞了。”“壞表沒人管,熱計量還怎么計量?”熱量表的長期可靠性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為什么有些符合我國現行標準要求、通過了型式批準、取得了計量制造許可證、通過了國家質量抽查的熱量表,卻無法保證有效使用,5年就失效損壞了?除了管道水質不好、安裝不合理、人為損壞等因素外,熱量表的長期可靠性運行是否經受了高標準的考驗成為重要原因。”負責組織本次試驗的中國計量協會熱量表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金志軍如是說。
中國計量協會熱能表工作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熱量表生產企業已達200多家,近幾年國內熱量表每年大致有300萬塊左右的銷量,整個行業發展迅速,熱量表的安裝和使用也穩步推進。
在國產熱量表投入市場運行逐步增加的同時,產品的耐用性較差成了比較突出的問題。一些機械式熱量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出現停止不走的情況,而一些超聲波式熱量表則會出現電池沒電的情況。另外,長期使用后出現嚴重超差的情況也比較常見,特別是機械式熱量表,有的甚至超差10%。國產熱量表質量表現的不盡如人意導致一些地方提出只采用進口熱量表。不斷推進的熱計量改革對熱量表的長期穩定使用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志軍介紹,近幾年,我國很多地方的供熱公司要求熱量表提供5年以上的質保期,個別地區的保修期甚至要求達到8~10年。
國外先進標準比我國標準高8倍
為了確保熱量表的長期使用,需按照規定進行耐久性試驗。熱量表的耐久性試驗是通過對熱量表的加速磨損來模擬產品的使用壽命,以提升產品質量,確保熱量表在安裝周期內長期穩定可靠的運行。開展耐久性試驗,已成業內共識。
“問題在于,我國現行的關于熱量表技術標準(包括建設部行業標準《熱量表》CJ128-2007和《熱能表計量檢定規程》JJG225-2001)對熱量表耐久性試驗的要求都太低,只要求產品通過300小時的耐久性試驗;而歐洲標準EN1434-2007則提出了2400小時的耐久性試驗要求,兩者相差8倍。而且,很多熱量表企業一直沒有建立和使用保證其產品達到歐洲技術標準的耐久性試驗設備。”王池曾這樣表示。
據介紹,歐洲標準從2007年開始執行,經過多年實施及對各廠家熱量表進行長期的試驗跟蹤,該方法得到了熱用戶及生產企業廠家的廣泛認可。通過耐久試驗,歐洲熱量表的長期穩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經過7年的時間,歐洲熱量表產品的合格率從83%提升到100%。反之,沒有通過此項測試的熱量表在實際工況下可能會造成30%的誤差。“歐洲熱量表質量的保證和提高,與其對熱量表耐久性試驗的重視、耐久性試驗技術的研究、標準中耐久性試驗技術要求的不斷升級是密切相關的。”金志軍非常肯定地說。
按歐洲標準合格率近9成
2013年12月,中國計量協會熱能表工作委員組織會員企業共同開展了的熱量表耐久性試驗的項目,試驗由工作委員會發起,會員單位自愿參加。委員會在會員單位及技術機構范圍內征集參與試驗企業、機構及專家參與,由符合試驗項目要求的企業和機構提供耐久性試驗設備,參與的企業提供試驗樣表,并由參與的技術機構及會員企業共同成立項目小組,按照歐洲標準EN1434-2007的要求,進行2400小時+300小時的耐久性試驗。
試驗由21家熱量表生產企業和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河北省計量監督檢測院2家計量技術機構共同參與。試驗形式為分散試驗,項目組所有成員均提供試驗設備參與試驗,樣表隨機編號,采取抽簽方式分散到不同的試驗設備上。試驗樣表共計78塊,在10家符合要求的共13臺耐久性試驗裝置上分別進行耐久性試驗。
試驗中介質為水,需保持90~95攝氏度穩定高溫的條件,通過不同流量的變化,對熱量表進行2400小時(100天)耐久性試驗;然后在90攝氏度持續通過最大流量進行300小時附加試驗。根據標準說明,2400小時耐久性試驗相當于實際工況下5年的使用壽命,300小時附加耐久試驗相當于工況下3年的使用壽命。也就是說,通過耐久試驗的樣表相當于至少可以滿足正常工況下8年的使用壽命。實驗最終結果是合格率達到了近9成。
“從耐久性試驗情況和試驗結果來看,大多數參加企業的表是可靠的,改變了行業內‘中國熱計量改革不能用國產表’的觀念。但這畢竟是在試驗室進行的,今后要更加真實地模擬實際供暖水質及現場運行條件,尤其是針對超聲波換能器的特點,開展更多形式的試驗,為持續提高產品質量、健康行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金志軍認為,這次試驗不僅為今后正式開展試驗提供了經驗,而且為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參考數據,很有意義。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