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住在科爾沁區馨園小區a區的劉明鵬老人每天除了正常的戶外散步外,又多了一個去處。而且這個去處,他是一天至少去三次。在小區里的一處施工現場,劉明鵬老人高興地說:“我家的房子去年冬天就不怎么熱了,最冷的時候外面穿大棉襖,家里穿小棉襖,小孫子來家里都不樂意呆,因為屋子涼,大人孩子都跟著遭罪,聽說正在施工的是改造老化的供熱管網,我們可是有了盼頭,今年冬天就等著在家過暖冬嘍!”
時過白露,意味著冬天的腳步近了,今年通遼市主城區內老化供熱管網如何改造?都有哪些小區被列入到改造范圍?這些直接涉及到百姓切身的利益。市民最關心的問題,也是黨和政府最深的牽掛。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從通遼市住房與城鄉建設委員會供熱管理辦公室了解到,目前,通遼市主城區2015年老化供熱管網改造工程正在進行中,45個住宅區納入第一批改造。目前,9個住宅區已經進場施工,其中1個住宅區已經完工,整體改造工程10月20日前完工。
45個住宅區納入第一批改造
今年我市主城區共有45個住宅區納入第一批老化供熱管網改造工程內,分別是馨園小區a7——a10號樓分支改造工程、安居家園小區分支改造工程、電業種子住宅分支改造工程、工行3號樓分支改造工程、國稅綜合樓分支改造工程、機電公司住宅一號樓分支改造工程等45個住宅區。
“為何我家小區沒有被列入改造范圍?”針對這一疑問,市供熱辦主任吳迪回答說,“2011年起至今,通遼市對200余個老舊住宅區進行了供熱管網改造。在確定改造對象方面,會通過摸排上一個采暖期供暖情況、街道社區上報、供熱公司反饋3種方式進行。經過初步篩選后,在每年的1、2月份工作人員會深入到老舊住宅區內進行檢查、核實,避免出現虛報等問題,同時明確出現供熱問題的癥結在哪里,以此來確定改造的方案。這項民生工程,會逐年推進,幫助住宅區住戶改善供暖情況。”
工人加班加點確保工期
科爾沁區逸夫小學的改造工程,為了保證孩子們能在9月1日如期開學,工人們全部加班加點,在8月26日之前已經全部完工,孩子們可以安心上課過一個暖冬。
9月2日上午8時,記者在馨園小區施工現場看到,幾位工人頭戴安全帽,正在認真工作中。該工地工長咸立軍對記者說,“8月13日,哲一建建筑工程公司進入馨園小區實施分支管線主井的改造工作,最多的時候同時有20位工人施工,規定10月5日交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工人們加班加點,按照目前的進度,他們能在9月25日前全部修整完畢提前竣工。”咸工長說,小區里的業主非常支持他們的工作,前些日子氣溫特別高時,還有居民給他們送水送吃的,小區居民的關心讓他們非常感動,工人們干勁更足了。
熱源緊張熱網老化,住戶私改將嚴懲
“我媽媽家小區去年已經改了,但供暖時家里溫度還是不理想,這是為什么?”在市圖書館工作的王菲菲女士心存疑惑。
每年冬天,供暖問題百姓關心、政府關注、媒體也關注,供暖,緣何成了不好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對此,吳迪主任介紹,近年來政府將小區老舊管網改造列為重要的民生問題,累計投入近一億元,涉及小區達到200多個,效果顯著。主城區老舊住宅區出現供熱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熱源緊張,熱源從供熱公司輸出時的供給量是足夠的,但是到了末端卻因為管網老化導致壓力不足出現了循環不暢的問題,熱網老化嚴重;入戶井以內住戶家中的管線年久失修,水漬、泥垢、木屑和雜物等堆積在管道內,影響正常供熱;私接亂改問題嚴重,影響供熱質量。據了解,今年主城區老化供熱管網改造工程預計投入2000萬元,全市4家供熱企業供熱范圍內均有改造工程。改造的范圍是入戶井以外小區內二次供熱管網。施工時,維修人員將年久失修的管線拆下,將易腐蝕、易老化的裸管和有縫管線全部換成無縫強保溫抗腐蝕的鋼管。根據每個住宅區的實際情況,加厚周圍管線,調整管網方向,提高供熱能力。在改造過程中使用的閥門、管線等材料全部通過質檢站的檢驗檢測,其熱損小,供熱范圍大,使用年限可以超過20年。如果老舊住宅區入戶井以內管線情況良好,改造完工后供暖期內室內溫度可達到20℃以上。 來源:通遼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