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沈陽市發改委(物價局)官網發布了《沈陽市物價局關于調整供熱價格聽證會的公告(第2號)》。公告稱,此次聽證會將于10月22日9時在沈陽軍區金星賓館會議中心4樓會議室舉行,時長2小時。
昨日下午,物價部門工作人員將聽證會會議材料送達給聽證會參加人。根據沈陽市物價局成本監審分局供熱成本監審結論,核定沈陽市供熱成本為25.36元/平方米。在此基礎上,提出供熱價格調整方案如下:居民供熱價格由28元/平方米調整為26元/平方米(建筑面積),其中沒有單位報銷采暖費的居民用戶按23.30元/平方米交費,差額2.7元/平方米由政府給予補貼。
此次調價的范圍為沈陽市行政區域內居民用戶(不包括新民市、遼中縣、法庫縣、康平縣)。調整后的供熱價格自2015-2016年度采暖期開始執行。
據悉,現行沈陽市居民供熱價格為28元/平方米,若下調2元/平方米,下調幅度為7.14%;現行沒有單位報銷的居民供熱價格為25.3元/平方米,下調幅度為7.91%。與東北其他副省級城市比較,沈陽市擬下調幅度最大,且調整后不報銷采暖費的居民用戶實際繳納額為最低。
根據沈陽市調整居民供熱價格聽證方案,全市居民用戶沒有單位報銷供熱面積為9600萬平方米,戶數175萬戶,平均每戶54.86平方米,平均每戶減少負擔109.71元。
揭秘聽證會材料
昨日物價部門送達給聽證會參加人的會議材料,其實相當于一份沈陽市供熱行業狀況的“白皮書”,其中就供熱行業現狀、調整居民供熱價格的原因和工作過程、供熱成本監審結論、價格調整的依據和原則、價格調整方案等都有詳細說明。
沈陽熱用戶有多少?
居民熱用戶占94.55%
目前,沈陽市共有供熱企業255家(不含三縣一市),供熱總面積2.68億平方米,其中居民供熱面積2.04億平方米,非居民供熱面積0.64億平方米,分別占總供熱面積的76.12%和23.88%。全市共有熱用戶297.2萬戶,其中居民熱用戶281萬戶,非居民熱用戶16.2萬戶,分別占全部熱用戶的94.55%和5.45%。
為何調整供熱價格?
煤炭價格有較大幅度下降
沈陽現行供熱價格是2008年制定的。按照國家發改委《關于建立煤熱價格聯動機制的指導意見》規定:熱力出廠價格與煤炭價格聯動。當煤炭價格變化超過10%后,相應調整熱力出廠價格。近兩年,由于煤炭價格有較大幅度下降,市民希望相應下調供熱價格的呼聲較高。
另外,今年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做好供熱價格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綜合考慮能源結構、社會承受能力、各地發展規劃和節能環保要求等因素,完善供熱價格管理辦法和煤熱價格聯動機制。
調價方案咋確定?
8月啟動參考哈、長、大三市
從今年4月開始,沈陽市物價部門對沈陽市供熱行業2014-2015年度采暖期供熱成本實施了監審,并形成成本監審結論數據。
今年8月,物價部門啟動了供熱調價程序,還安排工作人員到哈爾濱、長春、大連進行調研,了解三城市供熱行業及價格調整情況,作為沈陽市供熱價格調整工作的參考。同時,廣泛征求房產、財政、環保等部門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確定沈陽居民供熱價格調整方案。
供熱成本有啥變化?
環保、人工成本上升
聽證方案指出,本次供熱成本監審共審核供熱企業98家,占全市供熱企業數量的38.43%;監審企業供暖面積23367.02萬平方米,占全市供暖面積的87.19%,最終確定2014-2015年度采暖期綜合供熱成本為25.36元/平方米。
從供熱成本構成看,燃料成本、環保成本、人工費等都有變化。2014-2015年度采暖期供熱煤炭價格比2012-2013年度采暖期下降22.10%,供熱成本中煤炭成本比重有所減小,占總成本43%;由于國家下達新的燃煤鍋爐排放標準,我省進一步加強環保力度,開展“藍天工程”,供熱企業環保費用支出額以及在供熱總成本中所占比重均大幅增加。人工費與上個采暖期相比,支出額及在供熱總成本中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
咋算出每平降2元?
成本利潤率不高于3%
每平方米降2元這一數字到底是如何測算出來的?
按照《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規定以及國家發改委《關于做好供熱價格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建立煤熱價格聯動機制的指導意見》的要求,調價應以成本監審結論數據為基礎,充分考慮煤炭價格、人工費、環保成本等因素變化對供熱價格的影響。
依據國家發改委、建設部2007年頒布的《城市供熱價格管理暫行辦法》,供熱單位利潤按成本利潤率計算時,成本利潤率按不高于3%核定。
此次成本監審確定2014-2015年度采暖期綜合供熱成本為25.36元/平方米,也就意味著居民供熱價格應不超過每平米25.36×(1+3%)=26.12元。而按照擬定的居民供熱價格26元/平方米測算,平均成本利潤為2.5%,低于國家規定的3%。
特殊群體怎么辦?
困難群體繼續享補貼政策
供熱價格調整后,對困難群體、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等補貼政策繼續執行;幼兒園、福利院、敬老院及社區辦公用房執行居民供熱價格;關于“兩部制”熱價價格等政策,由價格主管部門會同房產部門根據此次供熱價格調整情況制定出相應政策。
供熱會不會打折扣?
室溫不達標用質保金賠
供熱價格調整后,供熱工作會不會打折扣?當然不會,相關部門還將同時進行以下工作:
(一)實行供熱質量保證金制度。供熱質量保證金用于出現用熱戶室溫不達標、供熱單位違約收費、設施故障率超標及無故停供等情況時賠償用戶的損失。
(二)實行供熱質量信譽等級評價制度。通過對各供熱單位的質量信譽進行評定,對供熱單位管理、服務等進行全方位的監管,提高運行質量,對無信譽等級的單位結合資源整個逐步取締供熱資格。同時實行準入退出機制,對存在問題嚴重的吊銷經營許可證。
(三)發揮媒體和社會監督作用。采暖期間每月在媒體上公布各區和供熱點位的訴求率排名情況,公布各區、供熱單位“紅黑榜”,督促供熱單位加強供熱運行管理,保證供熱質量,對訴求率高的企業進行曝光并處罰。
(四)結合供熱運行情況繼續進行資源整合。根據居民訴求情況,結合供熱規劃,逐年、逐步取締供熱管理水平低、供熱質量差的供熱單位,以規范供熱市場秩序,促進供熱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五)建立供熱應急管理機制。針對可能出現的極端嚴寒和突發情況,按照《冬季供熱應急預案》,組建供熱應急隊伍,儲備發電機、電焊機等應急設備200余臺,并與行政執法部門開展供熱執法專項行動,與公安、信訪、供水、供電等相關部門協調聯動機制。
(六)繼續實施暖房子工程。通過暖房子工程為老舊住宅外墻提加貼保溫層,降低老舊住宅墻壁的熱量損失,有效提高冬季室溫。
(七)繼續改造老舊供熱設施,加大老舊供熱設施的改造力度,提高供熱管網輸送效率,降低熱能損耗,消除事故隱患,保證供熱管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來源:華商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