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從今年開始,北京市機關事業單位等財政補助單位職工采暖補貼啟動“暗補”改“明補”,涉及人群范圍在80萬至90萬人之間。
市市政市容委副主任李楠介紹,去年11月,國管局等5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職工住宅區物業管理和供熱采暖改革的意見》及配套的《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職工住房采暖補貼辦法》,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今年北京參照中央文件及標準,啟動了“暗補”改“明補”工作。
以科級公務員為例,如果供熱面積120平方米,并且采取集中供熱,需交納熱費3600元。按照“暗補”改“明補”的補貼辦法,科級補助2100元,有1500元需自行交納。
今年北京出臺了《北京市優撫、低保和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集中供熱采暖補助暫行辦法》,從本采暖季開始,具有北京戶籍、在北京所有或承租的房屋采用集中供暖形式的優撫、低保和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可以申請集中供熱采暖補助,涉及約5.6萬人。目前,市民政部門正在制定實施細則。
享受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每戶每采暖季按照居住房屋建筑面積80平方米應交納的采暖費予以補助;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員和分散供養的城鄉特困人員,每戶每采暖季按照居住房屋建筑面積60平方米應交納的采暖費予以補助。
■ 焦點
“明補”標準如何確定?
據介紹,北京采取了按職級確定補貼標準的方式,根據機關事業不同職級職工所享受的住房控制面積標準、北京居民采暖價格、并綜合考慮平均住房面積及家庭就業人數等因素,確定北京的補貼標準。
針對“明補”后是否會致欠費率提高,李楠表示,有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應按時交納,如拒不交納,用人單位有責任勸解,督促交納。
李楠表示,改革先從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推進,成熟之后再進一步推廣。
今冬供暖是否提前?
昨日市市政市容委供熱辦表示,上周進行了第二次氣象會商,根據最新的氣象資料分析,預計法定供暖日11月15日之前,北京平原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略高,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于5℃的可能性較小,所以提前供暖的可能性不大。
按規定,只有遭遇極端天氣,即在法定供暖日前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于5℃,才會決定提前供暖。
據悉,本周將進行第三次氣象會商,是否提前供暖,將根據會商結果確定。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