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充分,供熱運轉正常
為做好濰坊市區今冬的供熱工作,市政部門同各區提早謀劃、周密部署,加強調度,落實責任,供熱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目前,濰坊中心城區共有供熱企業13家,總供熱能力4250萬平方米,今冬實際供熱面積3300萬平方米,約35萬戶。
重點做好熱煤儲備工作,今冬中心城區供熱煤炭約需60萬噸,目前,各供熱企業共儲備煤炭22萬噸,簽訂購煤合同15萬噸,可滿足30天的用量。另外,市政府繼續采用給予利息補貼的方式,儲備供熱應急用煤5萬噸。
積極推進蒸汽管網“汽改水”改造,對城區300多座換熱站進行了自動化改造,完成新華路、民生街等路段“汽改水”管道改造14公里,置換蒸汽供熱面積150萬平方米,城區熱水供熱面積達到1300萬平方米。
為做好今冬供熱工作,我市建立起了齊抓共管、分級負責的供熱管理體系。市、區兩級供熱主管部門突出抓好供熱準備工作督導和矛盾糾紛調處,協調解決了華麗世家等20多個小區的供熱問題。
11月初,各供熱企業已基本完成鍋爐、熱網、換熱站等主要供熱設施的檢修工作,消除供熱設施缺陷800余處,并于8日開始進行低溫試運行,確保了按時達標供熱。
督查發現,城區實現按時達標供熱為了保證按時達標運行,市區兩級供熱主管部門通宵作業,對各個熱力企業進行了各項檢查,并派專人進行在線監測,隨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正式供熱后,各區督查組分赴各熱力公司進行督查,并實地入戶進行檢查,詳細了解居民家中供熱情況。在線監控系統對城區654余座用于居民采暖的換熱站運行情況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
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12319市政服務熱線服務人員24小時值班,為市民解答供熱問題。15日至16日兩天,共受理市民有關供熱方面的咨詢、保修、投訴等電話1201個,比去年同期下降20%。
從運行兩天情況看,主要問題是,個別非供熱企業直管換熱站供熱啟動不及時,個別供熱管網和小區換熱站突發故障,導致有關小區短時間內影響供熱。對此,供熱主管部門都在第一時間發現并進行了處置。
市燃熱辦工作人員介紹,為方便用戶咨詢投訴,各供熱企業已設立24小時服務電話20部,確保供暖保修暢通無阻。工作人員建議,家里暖氣有問題,最好先聯系負責小區供熱的換熱站,維修人員能更快做出反應。根據規定,對供暖溫度等有關供熱質量的投訴,采暖期開始10日內,供暖企業須在5小時內到達現場處理,采暖期其他時間須在2小時內到達現場處理。
家中不暖,用戶先自行查看對于部分居民反映家中不暖的情況,供熱企業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有些問題居民可自行查看解決。首先用戶要及時排放管道集氣。因為供熱管網內的氣體容易堵塞在散熱器頂端,底端、兩側及管道高點,致使供熱循環不暢,造成散熱器不熱或供熱效果不佳,放氣閥一般在散熱器頂端和樓頂,排氣操作較容易。所以供熱前后用戶要及時排放管道集氣,以免影響供熱效果。同時,檢查有無因裝修占壓覆蓋管道、設施而影響供熱的情況。
對于常有住戶反映暖氣片很熱,家里溫度卻很低的情況,燃熱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暖氣片很熱,說明供熱系統正常,此時大部分原因一是因為房屋的保溫效果不好,建筑物的散熱量大,溫度上不來。影響供熱效果因素很多,主要有散熱器小或散熱器被裝飾包裹影響散熱器散熱;住在樓的兩山、頂層或底層;整棟樓住戶少,住戶分散等。
根據供熱相關規定,供熱企業應當保證采暖供熱期內用戶臥室、起居室的溫度不低于18℃。用戶認為室內溫度不達標的,可以向供熱企業提出溫度檢測要求,供熱企業應當在24小時內進行檢測。
供熱主管部門表示,他們將嚴格兌現獎懲,對供熱不及時、不達標的企業,按照山東省供熱條例等有關規定,一律按標準退費,情節嚴重的依法采取罰款、通報等處罰措施。 來源:濰坊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