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起,江城最低氣溫跌至0℃以下,不少武漢市民都期盼“在寒夜里溫暖如春”。在武漢,冬暖夏涼工程已推進十年,在十二五末交卷時,任務目標卻僅完成十分之一。目前,武漢已有2萬余戶家庭享受政府“冬暖夏涼”工程集中供暖(不包括單位集體供暖),分戶式采暖家庭則達到11萬戶,個性化、多方式采暖成為趨勢。市民如何能過上暖冬?連日來,楚天金報記者對武漢供暖市場展開調查。
【現狀】
江南冬天“暖”過江北
進入冬季,家住武昌華僑城一期雙子座的夏女士每天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要脫去外套,墻上地暖控制面板顯示室內溫度有23℃。夏女士90平米的家中裝有集中供暖的地暖設備,冬季選擇開3個月暖氣,花費2200元。夏女士說,作為土生土長的南方人,今年是第一年真正感受到有暖氣的冬天,所以特意把父母也接來家中過冬。“家中開著窗子也很暖和,對老人身體挺好,3歲的女兒最喜歡打赤腳在家中爬來爬去。”
無獨有偶,住在歡樂大道岳家嘴小區的呂先生,家中已經是第四年使用集中供暖設備過冬。呂先生介紹,前幾年采暖都是包季度,一個冬天要三四千元采暖費,今年改成計流量供暖,白天不在家就關掉暖氣,晚上回家打開。
在武漢,像夏女士和呂先生一樣使用集中供暖的市民已有2萬余戶,惠及6萬余人。記者從武漢市集中供暖建設單位——德威熱力了解到,目前該公司已在24個小區供熱,但供暖小區全部集中在武昌地區,以東湖高新熱電廠為熱源,光谷少部分區域也實現了集中供暖,位于江北的漢口則不多。
今年下半年,武漢預計將新增東湖睿園、沙湖明珠、新長江香榭東沙等多個小區集中供暖,也都位于武昌區。為何集中供暖集中在武漢江南片?德威熱力相關負責人表示,供暖離不開熱源點,江南區域有東湖高新熱電廠、武昌電廠、青山電廠、武鋼、武石化等諸多熱源點,圍繞這些熱源點進行管網建設,供熱比較方便。相對而言,江北區域熱源點不足,該公司目前并未在江北發展供暖。
【調查】
集中供暖目標僅完成十分之一
事實上,武漢市集中供暖開工已經啟動了10年。早在2000年,武漢市提出規劃,力爭“十二五”末集中供熱覆蓋區域達500平方公里(5億平方米),服務人口160萬人。2006年10月,武漢市“冬暖夏涼”工程率先在武昌地區啟動,當時提出到“十二五”末惠及60萬人的目標。
不過,據武漢“冬暖夏涼”工程唯一承建單位——武漢德威熱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截至去年底,武漢市集中供暖覆蓋6萬人,集中供暖面積500萬平方米,與2006年提出的60萬人目標相差甚遠。
該公司董事長徐斌介紹,武漢市2000年提出集中供暖,2005年前后開始面向全國招標,該公司中標后進入武漢市場,并于2006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供熱管網。主要沿和平大道、友誼大道、徐東大街、中北路鋪設,2010年管網全線貫通,現已經穩定供熱5年。
徐斌透露,實際上德威熱力的供暖能力遠高于500萬平方米,可以達到1600萬平方米,即16萬戶約50萬人。目前的熱源點為武昌、青山兩個電廠,公司正在與武鋼洽談,一旦成功,還能新增3000萬方的供暖能力。今年新增供熱面積將達100萬平方米左右,其中民用將達到70萬平方米。
供暖難推進卡在規劃不夠
集中供暖的好處顯而易見,企業供熱能力也遠超實際供熱范圍,推廣中困難在哪里?對此,徐斌表示,按照預期,目前推進速度確實相對比較緩慢,而究其原因,他認為是“目前政府對于集中供暖的規劃做得還不夠”。因為集中供暖有規模才會有效益,需要政府起到導向性的作用,比如一個區域要不要集中供暖,政府要提前規劃,否則企業只有一個個地和客戶對接,這樣進展就會較慢。“城市根據自身特色做好供暖規劃,其他的由市場來決定,讓能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就是最佳方式。”
據了解,目前德威熱力推廣集中供暖主要是跟開發商對接,加裝集中供暖。在樓盤開發建設之初就要鋪設供熱管網在每戶進場施工,加裝供暖每平米造價150元,這個成本要先由開發商買單,不少開發商并不熱衷在樓盤中加裝集中供暖設備。
此外,對于一些老舊小區,不少居民希望加裝集中供暖,但采暖改造費讓老小區居民意見難統一,集中供暖難以順利推進。此前,武昌積玉橋一個老居民小區就曾與武漢德威熱力公司聯系,希望成為“冬暖夏涼”工程的用戶。然而,小區物業公司調查,約40%的居民不愿意,德威熱力公司只得放棄。
記者走訪發現,在武昌多個加裝集中供暖的小區,通常為高端社區,房價比周邊小區要略高一些。
據了解,武漢市針對集中供暖新的規劃將出臺。記者從武漢市發改委獲悉,武漢近期將出臺關于十三五期間集中供熱制冷的發展規劃,部分城區規劃步伐已走在前面。
此前,青山濱江商務區集中供熱示范區已出臺了實質性的文件,要求示范區內新建的公共建筑和商業建筑,必須按照試點要求將集中供熱設施和建筑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到2020年將完成示范區內供熱能力突破1000萬平方米,實際供熱面積700萬平方米。德威熱力公司正在與楊春湖城市副中心有關方面進行洽談,有望將該片區打造成武漢市第二個集中供暖的示范區。
【未來】
個性化供暖成趨勢
隨著武漢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供暖需求日益增加,供暖市場或將迎來發展高峰期,個性化供暖也將成為趨勢。日前,國家住建部相關負責人在回應外界供暖熱點問題時就表示,提倡“南方地區”科學地選擇適宜采暖方式,采用分散、局部的供熱方式。在武漢市,無法享受到集中供暖的家庭,不少選擇自購分戶采暖爐進行采暖。目前武漢除了2萬集中供暖用戶,使用天然氣獨立采暖家庭已達11萬戶。
為在供暖市場分一杯羹,國企也加入了爭奪,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積極推進冬季采暖電能替代工程,在保持傳統空調、電暖器等用電市場份額的基礎上,推廣使用碳晶電的新型采暖方式。2015年入冬以來,國網湖北電力公司安排400萬元專項推廣資金,在湖北省14個地級市A級營業廳開辟碳晶電采暖體驗示范區,帶動更多人群使用,這個冬天已推廣18萬平米采暖面積。據介紹,碳晶電采暖家庭住戶初裝成本為70元至100元/平米,經濟運行費用在500元/月以下,與燃氣、熱泵、燃煤等供熱方式相比較,建設運行成本節約30%以上。
此外,小區供暖還可以使用水(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供暖方式,目前武漢百步亭花園現代城已成為我省首家采用水源熱泵供暖的小區。
在徐斌看來,集中供暖與電采暖、天然氣采暖之間并不存在“競爭”,因為各自的客戶群體實際上不一樣。他建議,城市哪些地方適合采取什么樣的供暖方式,可以由政府來進行統籌規劃,然后交給企業來執行。有熱源點的地方,利用熱源點進行供暖;沿江的地方利用江水發展水源熱泵供暖;都不具備這些條件的,發展地源熱泵、碳晶電采暖。
分戶采暖超九成安裝單位無資質

武漢市發改委日前曾透露,目前江城的分戶采暖家庭用戶已近11萬。這個數字大大超過集中供暖用戶,并且還在以每年1萬-3萬戶的速度增加。相比集中供暖,分戶采暖以其安裝方便、使用靈活等特點,吸引了許多不在集中供暖區域內的家庭用戶。但是,楚天金報記者調查發現,快速發展的江城分戶采暖市場,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現狀】
400余家安裝單位僅28家有資質
家住武昌積玉橋的郭小姐,2011年在家里安裝了個壁掛爐采暖系統,當年冬天使用后,就發現效果不好,此時想找安裝單位卻再難尋蹤跡,無法享受售后服務,使得家里的暖氣一直停擺。直到去年,她偶然從報紙上看到相似的案例,輾轉找到武漢市燃氣管理辦公室投訴,武漢市燃管辦工作人員隨即專門找人上門,發現安裝單位沒有燃氣采暖爐的安裝資質,屬于無證安裝。
記者從武漢市燃氣管理辦公室了解到,根據去年的數據,武漢市現有采暖爐安裝單位400余家,其中包括暖通公司、個體經營維修點、家裝公司等,但是取得合法安裝維修資質的燃氣采暖爐安裝單位僅有28家。同時,武漢市場上銷售的燃氣壁掛爐的品牌約有30個,但是其中設立或委托設立售后服務站點的品牌僅有12個。
記者隨后走訪江城的壁掛爐市場時發現,壁掛爐的銷售方式極其多樣,除了傳統的門店銷售外,還有無門店直銷、車載廣告宣傳銷售、各大賣場品牌專賣、裝飾公司打包銷售等。而這其中,有備案和沒備案的品牌、有資質和沒資質的安裝單位,魚龍混雜,不少企業辦公地點不固定,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直接造成了消費者選購后維權難。
【影響】
用戶吃啞巴虧執法陷入困局
武漢市燃管辦總工程師陳力告訴記者,從他們收到和了解到的有關燃氣采暖爐的投訴內容來看,多數是供暖設備質量和安裝不合格。“室內采暖效果差、系統漏水淹泡室內地面、將水管錯接到氣管,分戶采暖用戶許多的投訴都是這樣的情況。”陳力透露,由于不少銷售壁掛爐的單位未依法設立或委托設立售后服務站點,安裝壁掛爐的單位和個人無資質和無資格安裝,安裝質量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最終造成用戶使用時的上述種種問題。
尷尬的是,這些問題,作為主管部門之一的武漢市燃管辦,很多時候也有些束手無策。“好多糾紛發生后,我們執法人員要用戶出示安裝合同,但是一看,合同上沒有寫清壁掛爐安裝單位,也沒有相關的權責聲明。此外,不少用戶在選擇分戶采暖系統時,為了省錢選擇無證無資質的品牌,我們執法人員也因缺少證據無法介入。”
【規范】
“一店一證”讓市民安心
去年起,武漢市燃管辦推行了“一店一證”管理新舉措,這在全國都是首創。
對于“一店一證”,通俗的理解就是:采暖壁掛爐的生產或銷售單位依法設立或者委托設立售后服務站點,承擔壁掛爐安裝和維修的業務。該服務站點在武漢市燃管辦進行備案登記,并領取《壁掛爐售后服務站點備案證》(以下簡稱《備案證》)。《備案證》有效期為一年,壁掛爐的銷售門店在經營場所的明顯位置懸掛《備案證》。銷售門店的名稱、地址、銷售品牌、安裝和維修單位與《備案證》上載明的內容一致,并且每個銷售店鋪一個《備案證》。消費者在選擇購買燃氣采暖爐時,可以直接在銷售門店通過查看“備案證”來區分有無售后服務的品牌和單位,安心明白地下單。
“呼吁市民選正規品牌,是因為這些品牌都納入了我們的目錄備案,有問題跑不掉,售后體系較為完備。建議用戶細心地簽訂和留存安裝協議,為后期使用增加安全系數。”武漢市燃管辦相關負責人說。
【提醒】
安裝及使用需留神
據了解,壁掛爐售后服務站點中的安裝維修業務,由具有燃氣燃燒器具安裝維修資質的企業承擔,從事安裝維修壁掛爐的個人應取得市燃氣管理機構核發的《燃氣燃燒器具安裝維修崗位證書》。因此,在安裝維修工上門進行施工時,消費者可以要求工作人員出示相關證件,避免亂施工帶來損失。
消費者在購買燃氣器具時,可登錄“武漢燃氣熱力管理”網站,查詢相關品牌的備案信息。如果發現有問題,可撥打027-82603361向燃氣管理部門反映。武漢市天然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提醒,分戶采暖需保持室內通風,每年冬季開始使用前應該對暖氣片進行調氣。
【未來】
采暖氣價有望優惠
記者了解到,現在安裝分戶式供暖設備安裝成本,100平方米房子一般要2萬多元,一般家庭可以承受。而今年天然氣實施階梯氣價后,獨立采暖用戶使用成本大幅增加。“裝得起,用不起。”家住奧山世紀城的徐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00平方米房子,開暖氣一天要20方的氣。按照現在的階梯氣價計算,一個月大概2100元,比之前一天多20元錢,一個月要多出600元左右。“這還是基本生活用氣,我只打到16℃,保證家里不冷,不像集中供暖一樣進屋子脫得只剩一件襯衣。若要提高溫度,用氣量還得加大。”
對此,武漢市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獨立采暖用戶群體增長較快,考慮單獨采暖用戶用氣需求,居民用氣實行階梯價后,下一步將向省物價局請示,爭取武漢市采暖用氣階梯價格政策。 來源:長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