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區小鍋爐全部拆除
燃煤小鍋爐耗能高、環保設施簡陋,雖然燃煤小鍋爐總蒸噸位僅占全市不足5%,但由于低空排放,污染大,嚴重影響我市冬季空氣質量。
依據《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藍天工程的意見》,我市將逐步取締主城區全部燃煤小鍋爐。今年我市將投資19.5億元(其中市財政補貼7.5億元),拆除主城區495臺燃煤小鍋爐,升級提標改造231臺20噸以上鍋爐。
同時,對所有燃煤鍋爐進行監督性監測和煤質檢測,嚴格按照大氣法排放標準進行監督檢查,凡是超標依據大氣法和按日計法進行處罰,倒逼企業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現燃煤設施廢氣全部達標排放,降低燃煤廢氣對環境的影響。
熱電聯產供熱布局
由于集中供熱用的鍋爐容量大,熱效率高,可以減少資源浪費,減輕環境污染。我市華能大連第二熱電、普蘭店熱電和北海擴能改造項目計劃2017年冬供前投產運行,將進一步優化我市集中供熱布局。
同時,我市繼續挖潛企業能力,采用低真空泵、熱泵等技術途徑,將熱電廠的余熱進行回收。目前,已完成了泰山熱電、北方熱電等企業余熱回收項目,在不增加耗煤量的情況下,新增供熱面積150萬平方米。
清潔能源廣泛替代
以煤炭為主是我市能源結構“軟肋”,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走綠色低碳,清潔高效、可持續的能源發展之路,可以實現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為此,我市加大新能源利用力度。我市今年6月底前將出臺煤改電的電價優惠政策,讓煤改電真正成為一項惠民利民的政策。
同時,實施陸上風電場開發,全市目前已建成陸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40多萬千瓦,2014年發電量8億多千瓦時,節約標煤26萬噸;推進光伏發電項目,加大太陽能開發利用,累計投產和在建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約40兆瓦。
此外,加大核電使用比重,利用紅沿河核電優勢,調整我市電力供應結構,實現節能減排,與同等規模的火電項目相比,每年減少標煤消耗約1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400萬噸、二氧化硫23萬噸、氮氧化物15萬噸,相當于造林6.6萬公頃。
昨天,市環保局表示,通過實施以上措施,使我市能源結構將逐步向低碳、清潔、高效轉型升級,到2017年底,我市主城區及市級以上工業園區將初步建成禁燃區687.4平方公里,預計可削減二氧化硫10000噸、削減煙粉塵5000噸、削減氮氧化物3000噸,屆時大連市環境空氣質量將得到大幅改善。 來源:大連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