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官員吁供暖季治霾少開車 天不幫忙人要努力
2015年前十個月,北京經常可見的藍天讓市民感受到空氣質量的改善。而入冬以來的11月和12月,京城上空卻常被霧霾籠罩。對于供暖季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問題,北京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委員們從機動車出行、污染源治理、公共設施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機動車管理方面,市氣象局副局長王迎春建議,通過“低碳積分”、商業車險免費延期等鼓勵市民減少機動車出行。燃煤污染方面,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表示,可通過安裝空氣源熱泵等方式減少污染。談到治霾時間表,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環境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表示,相信五年內北京的霧霾會大大減輕。
緩解天然氣壓力北京供暖將引進“外埠供熱”
日前,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主任孫新軍透露,為了緩解天然氣供給壓力,北京市將積極開展外埠供熱。到2017年以前,將實現1200萬平方米的外埠供熱。
據統計,2015年年底,北京市年用氣量達到146億立方米,供熱面積7.8億平方米。孫新軍介紹說,目前來看,燃氣供應還是處于偏緊狀態。“緊平衡、缺彈性、牽一發、動全身”。根據測算,到“十三五”末期,北京全市年用氣量將達到180億立方米,供熱面積要達到9.48億平方米。為減少空氣污染,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還要進一步提高。
為了緩解天然氣用量壓力,北京市將積極開展外埠供熱。據了解,“十二五”時期,北京市已建成三河至通州跨省市熱力主干線和兩座調峰熱源廠,河北三河熱電廠向通州新城現狀供熱面積為1400萬平方米。這是北京市首個域外引熱項目,對于改善本市空氣質量,促進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交通委回應“供暖季單雙號限行”:立法先行
北京的國貿CBD、中關村、金融街等區域企、事業單位或將實行更加彈性的錯峰上下班措施。這是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系列訪談節目時透露的。
擬研究CBD、中關村等區域更彈性錯峰上下班
針對北京交通擁堵問題,周正宇表示,目前存在的問題之一是機動車使用強度過高,出行過于集中,“單雙號限行期間北京擁堵緩解一半,公交得以提速,同時也增加了人們每天的步行時間。”
對于有市民反映目前北京地鐵早高峰過于擁堵,周正宇回應稱,“上班時間出行太集中,錯峰上下班是一種解決辦法。”他表示,2010年,中央機關上班時間調整到7:30至8:30,市級機關調整到9:00,“但現在機關單位的上班時間不能再調整了,不能耽誤市民辦事”。
周正宇透露,將研究把CBD、金融街、中關村幾處上班人流較為集中的區域單獨劃出來,倡導區域內的企事業單位、駐京商社和企業總部,實施錯峰上下班,“目前正在與國貿CBD管委會進一步協商,比如可以讓這個區域的上班時間再晚一點,在9點至10點左右。現在網絡這么發達,上班時間可以更彈性,也不會影響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
小客車搖號傾斜“久搖不中”
今年,北京普通小客車搖號的9萬個指標中,個人指標額度占到90%。周正宇介紹,今年小客車搖號要傾斜“久搖不中”者。按照目前政策,參加搖號6次以內的申請人為第一階梯,中簽率為基準中簽率。每參加搖號6次進階一級,中簽率為基準中簽率的相應倍數。搖號池中全部申請人數據將按新規則自動調整。
“最初執行小客車搖號時,申請者的機會是均等的,而現在則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調整不同申請者的中簽機會。換句話說,在池子里越久的,中簽幾率越高。”周正宇提到,目前最高的階梯是最低階梯的8倍,也就是說搖中幾率是第一階梯申請者的8倍。
此外,針對各界關注的供暖季單雙號限行、征收擁堵費等熱點問題,周正宇回應稱:“無論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還是有關擁堵費的問題,都要立法先行。” 來源:慧聰供熱采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