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控煤”供暖面臨的困境
冬季供暖期是北方空氣污染最重的季節。在今年大氣污染治理中,河北重點開展電廠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鍋爐治理、散煤的多方式替代等“控煤”行動。那么,在“控煤”背景下供暖能得到保障嗎?“控煤”與供熱如何兼得?
在“控煤”背景下,河北傳統供暖方式正在發生變化。過去供暖以燃煤鍋爐為主,現在各地除了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外,還探索利用工業余熱、燃氣、電力及水源、土壤源等多種“無煤化”供暖方式。
目前河北供暖方式變革中,主要面臨供熱成本提高,財政補貼負擔重,縣城集中供熱率低、燃煤治理困難等難題。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在煤改氣、型煤替代等治理中,河北各級財政投入大量資金。“石家莊市財政從2012年以來每年對燃氣供暖補貼約5億元。”劉文棟說。同時,對其他方式難以替代的散煤,河北實施潔凈型煤替代,但由于型煤價格高,目前推廣主要依賴財政補貼,一些重點城市今年補貼也達到2億多元。
加大集中供熱完善政策支持
首先,集中供熱是替代城市分散燃煤的最有效途徑,應以優先集中供熱為主。將來可形成以熱電聯產和工業余熱為主,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等為輔的集中供熱格局,并加強縣區供熱管網改造和完善,最終大幅度提高集中供熱率。
其次,今年煤價較低,對新型供暖方式推廣帶來很大難度。基層建議對煤改氣,應保障氣源、補貼氣價,對煤改電則加大管網改造投資、適當調低低谷電價。記者了解到,河北天然氣冬季供需矛盾突出,有的市在供氣高峰期,不得不多方設法購買高價氣,建議國家對河北氣量分配上予以傾斜。
此外,河北低谷電價為1千瓦時0.3元多,有保溫和無保溫建筑每平方米供暖成本分別達26、48元,建議適當調低價格,并在成片電能供暖區域取消采暖期階梯電價政策。
綠色電力“織補”河北藍天
為進一步推廣電采暖,石家莊供電公司促請政府下發《石家莊市推進電采暖的實施意見》,根據電價政策,每日谷段(22時至次日8時)電價為0.3662元。 “新政鼓勵居民把電集中在谷段使用,對于電采暖用戶,晚上冷時可以調高溫度,白天暖和些可以降低溫度,這種方式既降低了取暖費用,而且節能環保。”石家莊供電營銷部專責趙奇介紹。為了讓綠色能源為石家莊居民帶來溫暖的同時,還市民碧水藍天。石家莊供電與石家莊發改委、物價局等部門聯合促請政府出臺電采暖推進實施方案,并擴大試點推廣范圍。截至目前,石家莊推廣建成居民電采暖小區36萬平米,預計每年將節約燃煤7234.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7萬噸。

河北積極發展集中供暖淘汰分散燃煤供暖
集中供熱率低是分散燃煤大量存在的主因。河北省將優先在中心城市發展集中供熱,目前已落實建設規模的熱電聯產項目有13個,預計2017年采暖期前可新增供熱能力1.6億平方米以上。通過企業余熱利用等可新增2億平方米,可基本滿足各市集中供熱需求。同時,針對集中供熱不能覆蓋的分散用戶實施煤改氣、煤改電。據統計,河北省中心城市、城郊區集中供熱難以覆蓋的居民約有220萬戶,今明兩年將對約140萬戶進行改造。
到2017年,河北省各設區市主城區、城鄉接合部及重點縣城等集中供熱率將力爭達到90%以上,全部消滅分散燃煤。屆時,河北全省燃煤污染排放總量至少下降60%以上,冬季采暖期霧霾嚴重問題將得到明顯解決。
河北各地出臺創新舉措實現綠色供暖
管理體制改革——石家莊首次實行供熱“一管到戶”
今年不同于往年,石家莊改革供熱管理體制,該市市內四區和高新區供熱首次全部實行“一管到戶”,即從供熱熱源到供熱末端全部由供熱企業管理。目前,供熱單位作為管理責任單位已全部接管。
由于歷史原因,石家莊供熱管理體制不順,集中供熱單位管理熱源、一次管網,而小區換熱站、二次管網、樓內公共管網由產權單位或物業單位運行管理,部分老舊小區無產權單位和物業單位,由居委會或業委會代管,這種管理體制弊端隨著時間推移逐漸顯現。小區供熱管理不專業、不系統,供熱設施管理維護不到位,保溫破損、跑冒滴漏嚴重,影響供熱效果。小區出現供熱問題,供熱單位和小區管理單位主體責任不清,相互推諉扯皮,問題難以解決。
實施“一管到戶”后,小區供熱管理專業化、系統化,供熱設施管理維護到位,供熱效果更好。小區供熱問題主體責任明確,供熱單位作為供熱“一管到戶”責任主體,全面負責小區換熱站、二次管網、樓內公共管網的運行、檢修及更新改造工作,負責收費到戶、達標供熱。目前,市內四區和高新區集中供熱涉及“一管到戶”的居民換熱站總數為1909個(含燃氣鍋爐房),供熱面積為11632萬平方米。
西柏坡電廠啟動余熱利用供暖項目
石家莊市最大電能替代項目——西柏坡電廠余熱利用供暖工程項目建設正式啟動,在多輪次供電方案優化調整的基礎上,已正式進入設計、施工準備階段。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個采暖季可替代電量2.18億千瓦時。西柏坡電廠余熱利用供暖工程正式投入運行后,將更好地滿足石家莊日益增長的用熱需求,每個采暖季可替代電量2.18億千瓦時,節省標煤67.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7.5萬噸,二氧化硫5700噸,氮氧化物4980噸。
邯鄲今年供熱的突出亮點——清潔能源替代
邯鄲市今冬供熱需求面積達2604萬平方米。近年來,隨著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加大,邯鄲在淘汰燃煤鍋爐、擴大集中供熱面積的同時,積極推廣利用天然氣、熱泵、工業余熱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進行供熱。天然氣供熱是該市清潔能源供熱中占比最大的供熱方式。熱力公司還全力推進河鋼集團邯鋼公司余熱、東部燃氣鍋爐、污水源熱泵等新熱源項目建設。
近日,邯鄲出臺了清潔能源替代實施方案,除大規模壓減過剩產能削減煤炭消費外,還將通過“煤改氣”、“煤改電”、“散改型”、“煤改新能源”等多種渠道實施清潔能源替代。2020年底前,邯鄲全市域完成清潔能源替代,累計實現清潔能源替代散煤燃燒400萬噸。全部縣(市、區)建成區均實現集中供熱或采用清潔能源供熱。在集中供熱沒有實現的農村地區大力推廣潔凈型煤,積極發展生物質、地熱、農村沼氣等多種清潔能源。
不止是邯鄲,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綠色供熱”在我省各地大面積鋪開,以燃煤為主的格局正在逐步改寫。
張家口燃煤鍋爐淘汰攻堅行動啟動
連日來,張家口市集中開展主城區燃煤鍋爐淘汰攻堅行動,快速推進茶浴爐、城市集中供熱管網覆蓋不到的區域煤改清潔能源以及工業鍋爐治理改造進度,確保主城區如期完成10噸及以下861臺燃煤鍋爐的淘汰任務。
此次行動重點為快速推進在建集中供熱管網建設;全力加大茶浴爐煤改清潔能源的力度,對主城區106臺茶浴爐加速淘汰;穩步實施工業鍋爐升級改造,對主城區109臺工業鍋爐進行煤改清潔能源改造;全力推動潔凈型煤入戶,年內基本達到主城區城中村全部使用潔凈型煤;加大煤質監測和檢查頻次,對進入市區的超標煤炭一律封存;加大廢棄煙囪拆除力度,確保年底將172根廢棄煙囪全部拆除。市政府督查室會同市監察局、市大氣辦及時啟動約談問責機制,確保約談問責到位。公安、環保、城管執法等部門對行動中拒不按要求進行鍋爐淘汰、故意拖延淘汰時間或抗拒淘汰等行為依法嚴厲打擊。據悉,此次攻堅行動將持續至今年底。
邢臺啟動“氣化邢臺”工程
自從邢臺市開始實施“煤改氣”工程,燃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時間成立了以總經理為首的領導小組,下設多個職能工作組,明確責任和分工,全面推進工程建設。在前期摸排工作中,由分管領導帶隊逐村進行,同時積極與鄉辦、村主要負責人進行溝通,建立暢通的聯系網絡,隨時協調出現的所有問題。國慶期間,公司領導帶頭加班,完成了20余個村的勘察設計和圖紙會審工作。連日來,施工人員加班加點,加快“煤改氣”工程建設進度。截至目前,計劃改造的35個村已有30個全面開工,將惠及9000余戶燃煤改造用戶。
廊坊積極推進綠色采暖
緊鄰北京東郊的河北省廊坊市,在轄區內的城區和農村同時推進綠色采暖。廊坊霸州市今年已淘汰改造燃煤鍋爐106臺,完成農村清潔爐具替代1700余戶,推廣清潔型煤1.14萬噸,并推廣使用太陽能代替燃煤鍋爐進行采暖供熱。
廊坊市固安縣則對綠色采暖開展了進一步的探索。在該縣馬慶村“復合式”綠色采暖施工現場,村民屋頂的太陽能采暖設備通過粗細不等的多條管道與廚房的清潔高效燃煤鍋爐構成綠色采暖系統。當日間陽光充足之時,太陽能系統充分發揮采暖功效,并儲存一定熱量;而在夜間,清潔型爐具則“大顯身手”,能對房屋整體進行供暖,節煤節能,環保高效。 來源:長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