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供熱工程目前正在全力推進,包括興能電廠一二期供熱改造和三期建設工程,今年可為太原市供熱4600萬平方米,明年將達7600萬平方米,到時將占到太原市區總供熱面積的‘半壁江山’。”今天下午,在太原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古交全團會議上,太原市人大代表、古交市委書記常青表示,當前古交的發展仍處于革弊立新、轉型攻堅的關鍵性階段,機遇和挑戰并存,今年即將實施的多項重點項目,將有助于古交融入太原經濟圈,開創全市富民強市新局面。從2月23日起,本報對太原市兩會進行了跟蹤報道,今日是太原兩會的第4天。
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把古交的熱源引進太原,用來填補冬季太原市區供熱熱源不足的現狀,是太原市委、市政府的戰略之舉。常青表示,這一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中,今年就可為太原市區供熱4600萬平方米。“到了明年效果就更為明顯,明年我們向太原市區輸送的熱源將達7600萬平方米,這就意味著,到時候古交供熱將占太原市區總供熱面積的‘半壁江山’。”常青說,這一項目預計可為古交上繳5億元左右的利稅,尤為重要的是,這將為古交百姓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有助于古交融入太原經濟圈,進一步凸顯古交在太原市的地位和作用。
談到古交今年的發展,常青表示,省委、太原市委支持古交發展,古交市被列入國家獨立工礦區改造搬遷工程試點,2015—2017年間可獲得國家發改委10億元的補助資金,所涉及的35個項目總投資達40多億元。采煤沉陷區治理也將有10多億元資金投入古交,這將對古交市推進轉型、加快發展產生巨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我們古交不僅有煤,還有青山綠水,未來還應打破局部交通不便帶來的發展‘瓶頸’,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把宜居古交牌打出來。”常青表示,今年,古交還將會努力抓好“汾河古交段水系綜合治理”和“兩河三川水生態系統建設”兩項工程,不斷提高古交生態環境管理的系統化、科學化。此外,還將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堅持“宜林則林、宜綠則綠、見縫插綠”,穩步推進古交城市綠化、村鎮綠化、工礦區綠化,重點抓南北山、東西出口和道路沿線、汾河兩岸、旅游風景區等重點區域綠化,全力打造山圍水繞、山水輝映的特色山水城。
有了青山綠水,常青還設想打通從汾河二庫到古交的水路,做好山水文章,把古交打造成山西“瑞士”。
有了項目、通過好的生態環境發展旅游引來人氣,常青說最根本的還是要讓古交百姓富起來、提升群眾的幸福感。“越是經濟下行、財政緊張,越要更加重視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把就業、教育、社會保障、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等作為基本民生抓緊抓好,既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又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切實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和共享水平。”常青表示,今年古交還將不斷加大對低保、五保、殘疾人補貼和孤兒供養等底線民生的財政資金投入,提高補助標準,擴大覆蓋范圍,做到“應保盡保”。其次,還將把聽取民聲、回應民意作為抓好民生工作的重要指導原則,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難點問題,將酌情列入今年的“十件實事工程”。 來源: 山西晚報(太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