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嚴寒讓本市日用氣量站上了新的高峰:1.06億立方米。從統計數據看,全市2015年用氣量突破146億立方米。而全市供熱面積已經達到7.8億平方米,其中,采暖和發電消耗的燃氣量占到了75%。“目前來看燃氣供應還是處于偏緊狀態。”據測算,到“十三五”結束時,全市年用氣量將達到180億立方米,供熱面積更是將達到9.48億平方米,而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還要進一步提高。構建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的燃氣供應保障體系和多元供熱、相互支撐的供熱運行保障體系,成為了“十三五”期間市政工作的重頭戲之一。
孫新軍介紹,“十三五”期間,首先是逐步形成多源多向燃氣供應體系,配合推進陜京四線、中俄東線、大唐煤制氣管線二期等工程,建成八大氣源通道、預留京津二通道、完成聯絡線建設,實現多氣源調度;同時,推動京津冀區域天然氣資源整體統籌,協同上游設施建設,打造京津冀區域“一張氣網”,積極推進與天津薊縣、河北三河等鄰近區域之間的燃氣合作;另外,將加強熱、電、氣聯合調度的精細化管理,隨著四大燃氣熱電中心的全面投入使用和“煤改氣”工作的深入推進,本市熱、電、氣之間的融合度日益增強,將按照“以熱定電”的原則進一步對接熱、電、氣三方的供應計劃安排,加強熱、電、氣供應單位及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保障城市運行安全和能源高效利用。
目前,本市正在積極推進與周邊供熱區域的聯動。孫新軍透露,“十二五”時期,本市已建成三河至通州跨省市熱力主干線約42公里和兩座調峰熱源廠,實現了河北三河熱電廠向通州新城供熱,供熱面積達到1400萬平方米。按照規劃,202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600萬平方米。“這個項目是本市首個域外引熱項目,對于改善本市空氣質量,促進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十三五”時期,本市還將規劃建設河北涿州至房山的跨省市供熱項目,將涿州電廠的余熱引至北京。涿州熱電廠一期熱源裝機容量為2臺350萬千瓦發電機組,其中向房山區供熱量為59萬千瓦,規劃供熱規模為1200萬平方米,預計2017年將實現供熱。目前,有關該項目的前期立項、規劃等工作正在逐步開展。 來源:新浪地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