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該項目一期建成后,可年產40萬噸家用硫酸鉀、20萬噸二氧化碳氣肥、醇基液體燃料等。園區將采取集約用地、集中供熱和廢物集中處理等方式,建立鹽礦資源、二次能源、副產品和水資源回收利用四個循環,以降低廢物最終處置量,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資源高效循環利用。
作為傳統工礦城市,應城轉型發展迫在眉睫。今年,該市提出,突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兩大主題,打造全國鹽化工循環經濟示范區、全國調味品產業聚集區、全國糯稻產業發展區和全國溫泉養生休閑旅游區等“四區”。
其中,鹽化工循環經濟示范區將依托新都化工、雙環科技和華能熱電等重點骨干企業,以鹽化工業園、賽孚工業園、東城工業園為平臺,實行“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推動鹽、堿、硅、氟、熱等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循環利用,形成若干循環產業發展鏈。
目前,該市雙環科技、久大制鹽、廣鹽華源等企業已與應城華能熱電簽訂供熱協議,待供熱管網鋪設到位后,即可關停在用鍋爐735蒸噸,減少燃煤消耗量70萬噸,預計可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近萬噸,氮氧化物4800余噸。同時,將處理后的中水作為華能熱電項目補充水,僅此一項每年可節約用水700多萬噸,減少化學需氧量排放量200余噸,氨氮20余噸。
據介紹,該市“十三五”期間將初步建立循環型產業體系,循環經濟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00億元,為全國鹽化工循環經濟探路。 來源:湖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