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采訪中了解到,2015至2016采暖期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供熱情況總體運行平穩,針對個別小區由于樓體不保溫、管網老化、室內設計系統不合理等原因所造成的室溫略低現象,各供熱企業也都采取各種方式積極解決。雖然這個采暖期供熱質量投訴總量要明顯高于往年,但供熱企業與主管部門能夠積極配合,通過入戶測溫,疏通管線、維修設備、加大流量等方式,贏得了市民的理解。
在采暖期開始前,供熱企業積極儲備燃煤,對供暖管網進行檢修,完成了管網清洗,確保了供熱設備、設施的正常安全運行。進入采暖期后,針對部分小區居民反映的供暖質量問題,供暖企業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流量、溫度,工作人員及時跟進入戶檢查、維修,解決了各類問題。特別是今年2月中旬以來的兩個多月時間,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的供熱狀況令人滿意,收獲這一好結果,除了供熱企業的努力外,既有去冬今春以來氣溫偏高的客觀原因,更有監管部門和供熱企業的積極努力。
提起整個供暖期的服務和質量,供熱燃氣管理處副主任王濤表示,今年供熱期內,面對較大投訴量的壓力,監管部門出臺了受訴新舉措,要求供熱企業限期處理居民投訴。沒有及時反饋信息的,監管部門還要派核查人員入戶測溫,進行現場督辦,以保證供熱質量平穩。為了給市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供熱管理部門持續對供熱參數和服務質量監督、建立定期投訴回訪制度、隨時為熱用戶解決供熱難題,從去年12月初至今,供熱部門共深入101個小區、781戶居民家中測溫,共檢查供熱企業503次,督促供熱企業提供供熱質量,對于解決供熱遺留問題,都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回顧2015至2016供暖期,齊齊哈爾市持續多年的大規模低溫樓改造和小鍋爐撤并所帶來的裨益明顯呈現。2015年,在齊齊哈爾市重點推進的30件民生實事中,把解決百姓“冷屋子”問題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也就是百姓俗稱的低溫樓改造列為重點民生工程,僅全市市本級就改造80萬平方米,超額完成改造任務。對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不僅提高了采暖期室溫,還降低了燃煤消耗,此外,中心城區還撤并了79臺鍋爐,新建成兩臺100噸熱水鍋爐,加快了高耗能、高污染的小鍋爐房撤并。這些舉措,不論對供熱還是環境都是最大限度的“利好”。采暖期內,滾滾熱流不僅送進了千家萬戶,更實實在在地溫暖了民心。 來源: 東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