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爐到底是個啥?
對于《意見》提出的4個電能替代重點領域中,北方居民采暖領域,主要針對燃氣(熱力)管網覆蓋范圍以外的城區、郊區、農村等還大量使用散燒煤進行采暖的區域,使用蓄熱式電鍋爐、蓄熱式電暖器、電熱膜等多種電采暖設施替代分散燃煤設施。這一部分人群,或許是采暖爐重點的使用對象。
簡單來說,采暖爐就是一個集合了“熱水器,地暖,供暖”多功能的小家電產品。而今年5月頒布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指出,自標準實施之日起,北京地區新建燃氣采暖熱水爐的氮氧化物排放值不宜超過100mg/kw·h。這個規定看起來唬人,但實際的意思就是,未來一級能效的冷凝式采暖爐將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此外,據專家指出,中國天然氣來自不同的氣源地,有中亞氣、新疆氣、四川氣、東海氣田氣、澳大利亞氣等等,雖然都是天然氣,成分也略有差別。同時,中國地域廣大,各地海拔高度不同,空氣的含氧量不同,因此對于采暖爐的燃燒性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采暖爐產品也要求適合不同海拔高度。
采暖爐也都智能了?
現在只要是家電產品,就一定會大力在“智能化”道路上下功夫。近日在中國國際供熱通風空調、衛浴及舒適家居系統展覽會(“ISH展”)上,不少衛浴家用電器都展示出了自己智能化方面的探索。
不過對于智能化方面的課題,知名品牌林內的韓國開發工程師曾公開表示,目前智能家居除了管控家電產品以外,還應該拓展多樣化的服務領域,如家庭監控、濕度、溫度調節、健康管理、幼兒監管、運行家電產品等。只有這樣才能為智能化產品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但也有不少家電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雖然智能化產品越來越多,但大部分產品只是連上了WiFi,具有遠程遙控開關機、溫度調節功能。顯然,起碼對于采暖的智能化來說,這些肯定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節能和智能將成突圍利器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曾介紹。電能替代的電量主要來自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及部分超低排放煤電機組。所以,如果未來采暖爐逐漸受到關注,應該是其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優勢明顯。而對于采暖爐的智能化進程,相關專家也認為,真正的智能化采暖爐需要具備WiFi、GPS、多種智能模式、自動補水、語音引導等五大功能。
目前,已經有很多國內外廠家開始不斷推出自己旗下的智能采暖爐產品。如林內就宣布推出旗下“云智能”冷凝式采暖爐,據了解,這款云智能采暖爐擁有通過手機APP實現遠程操控開關機、狀態查詢、故障提醒等功能外,還可以利用手機的GPS功能,在離家一定距離的情況下自動推送信息、提醒用戶,讓消費者不再擔心忘關采暖爐這樣的事情,回家前也可以自動提醒用戶提前開啟采暖。不過這款產品目前并沒有具體售價,也還未在市場發售。所以采暖爐市場未來有多大前景,智能化是否能讓人們對這類產品擁有新的認知,則需要等待市場的檢驗。 來源:信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