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面積城鎮居民家庭戶均117平方米
衡量城鄉居民家庭居住條件改善的最重要指標,就是建筑面積的大小。調查結果顯示:西安城鄉居民家庭戶均住房建筑面積分別為117.0平方米和195.2平方米;城鄉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分別為31.6平方米和46.7平方米。戶均大于90平方米的城鄉居民家庭分別占60.5%和92.3%。記者了解到,西安城鄉居民家庭居住面積都在改善,農村居民家庭住房體現出房大屋寬面積大的特點,戶均和人均建筑面積均大于城鎮居民家庭。
在房屋產權上,86.2%的城鎮居民家庭擁有現住宅的產權。其中,13.3%的城鎮居民租住公房、私房或免費借用房。農村居民家庭擁有產權比率高于城鎮居民家庭,分別有95.7%和3.6%的農村居民通過自建和拆遷安置得到現有住宅。城鄉居民家庭現住宅平均市場估值為42.5萬元和16.7萬元,城鎮居民家庭房屋作為資產存在的價值高于農村居民家庭。
居住樣式八成城鎮居民家庭住單元房
西安城鄉居民都住在什么樣式的住宅里?調查顯示,城鎮居民家庭以二居室、三居室單元房為主,居住在單棟樓房、單棟平房的城鎮居民分別占9.1%和2.8%;居住在筒子樓或連片平房的占7.0%;居住在單元房的城鎮居民家庭占81.1%。其中四居室及以上、三居室、二居室、一居室單元房分別占1.4%、41.6%、55.1%和1.9%,三居室和二居室為城鎮居民家庭居住的主打樣式。
農村居民家庭以單棟住宅居住為主,居住在單元房、筒子樓或連片平房的農村居民家庭分別占到3.9%和4.5%;居住在單棟樓房和單棟平房的農村居民分別占到46.1%和45.5%。
同時,調查顯示,城鎮居民家庭住宅的建筑材料要優于農村居民家庭,磚混材料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城鄉居民家庭住宅建筑材料使用為磚混材料的分別占到68.3%和81.8%;使用鋼筋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分別占到31.3%和12.6%;其他如磚瓦磚木、竹草土坯等建筑材料的住宅在農村仍存在,但是所占比重很小。
配套設施近五成城鎮居民家庭集中供暖
從外部設施上看,城鄉居民家庭住宅外部主要配套設施差距不大。從路面情況看,分別有95.2%和92.7%的城鄉居民家庭實現了住宅外路面硬化。在飲用水使用上,分別有89.2%和61.8%的城鄉居民家庭住宅能吃上經過凈化的自來水。
再看內部配套,城鄉居民家庭內部配套設施差異性很大。在廁所使用上,使用水沖式的城鄉居民家庭分別占94.5%和36.5%,分別有18.9%和35.4%的農村居民使用衛生旱廁和普通旱廁。在洗浴設施上,分別有79.8%和60%的城鄉居民家庭自裝熱水器,分別有9.5%和3.2%的城鄉居民使用上了統一提供的熱水,仍分別有9.3%和32.2%的城鄉居民家庭沒有任何洗浴設施。
同時,在取暖方式上,由市政或小區集中供暖的城鎮居民家庭占48.7%,采用空調、壁掛鍋爐、土暖氣、火爐等方式自行取暖的城鄉居民家庭分別占40.6%和61.8%,沒有采取任何取暖方式的城鄉居民家庭分別占到10.7%和38.2%。在炊用燃料使用上,使用管道天然氣的城鎮居民家庭占到66.5%,使用電力和罐裝液化石油氣的分別占到21.2%和9.2%。 來源:西安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