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區太子峪白西村的村民今年冬天將不用燒煤取暖了,“我們村今年冬天將實現無煤化,不僅安全、干凈,還花費不多。”村民老戴看見區供電局的工作人員正在為他們改造線路,高興地說。
千龍網記者在6月6日召開的豐臺區“清潔空氣在行動”發布會上獲悉,不僅是白西村,豐臺將在全區開展清潔能源替代燃煤,計劃今年完成3.41萬戶,其中將年初確定的四環路內煤改清潔能源戶數由5000戶增加到1萬戶。預計到2017年,全區實現無煤化,這就意味著7萬平房戶將全部實現煤改清潔能源,以每戶每年采暖季大約用煤平均約3噸計算,這一舉措將使豐臺區每年減少約21萬噸燃煤量,而相應減少的顆粒污染物也將對空氣改善大有幫助。
環境治理:煤改電用戶享受電價、設備補貼
在白西村,記者看到幾名區供電局的工人正在加緊改造高壓線路。“這個村今年冬天將不再燒煤取暖,改用電取暖,由于用電量將隨之增大,為了避免村民家中出現低電壓,影響電器正常使用,目前工人們正在改造供電線路。”豐臺區供電局的工程師王春程告訴千龍網記者,目前他們正在進行外電源改造,與此同時,還有相關單位將對每戶村民家中的電表進行改造。
“改造電表后,進入取暖季,村民將可享受到電價優惠,如在晚上9點到早上6點期間,政府補貼加上電價優惠政策,百姓取暖用電將實現每度一毛錢,這對于百姓自愿選擇煤改電起到很好的鼓勵作用。”王春城說。
據千龍網記者了解,除了線路改造,今年入冬前,進行煤改電的農戶還將享受到國家補貼的終端用電取暖設備。“以往每戶百姓冬季取暖大約需要用掉3噸煤炭,燃煤不僅污染空氣,還易出現煤氣中毒,采用電取暖不僅安全、衛生,而且也比用空調取暖省錢。”豐臺區環保局大氣科李巖鵬告訴記者,百姓對這一舉措非常支持。
豐臺區委副書記、區長冀巖在發布會上介紹,豐臺將堅決打贏這場大氣污染治理的攻堅戰,“在今年還未實現煤改清潔能源的地區,實現優質煤全覆蓋。對商業和服務業等行業使用燃煤茶浴爐反彈現象將堅決查處。”此外,今年還將完成200家燃氣鍋爐提標改造,2017年完成全區所有燃氣鍋爐的提標改造。
據冀巖透露,豐臺區今年底細顆粒物年均濃度要控制在每立方米75微克,實現同比下降14%左右。為完成這一目標,全區需要在多方面進行污染治理。
散煤和機動車是采暖季空氣重污染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控車減油方面,截至去年,豐臺已淘汰老舊機動車22萬輛,今明兩年我區將再淘汰高排放老舊機動車6萬輛。此外,麗澤、新發地、木樨園3家區屬長途客運場站停運騰退搬遷方案正在加緊制定。”冀巖表示。
在工業污染以及揚塵管控方面,豐臺也將下大力度整治。“今明兩年將有166家規模以上的污染企業以及130家市場徹底退出。另外,轄區內所有土石方工地施工現場要安裝視頻監控,做到圍擋、苫蓋、噴淋、運輸車輛清洗和路面硬化‘五個百分百’,尤其是新開工項目,上述標準達不到的一律不予批準開工建設。”冀巖說。

6月6日豐臺區召開 “清潔空氣在行動”發布會,介紹清潔能源替代燃煤的開展情況和計劃。圖為豐臺區太子峪白西村正在進行“煤改電”外電源改造。千龍網記者 秦勝南攝
基礎設施改善:完成25公里自行車道治理
落實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在治污的同時還要注重環境的提升。為此,豐臺區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并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
民宅“開墻打洞”已成為城市頑疾,嚴重影響著市容市貌并帶來諸多安全隱患。“我們小區是個老舊小區,一層的多家住戶早在很多年前私改房屋結構,將臨街的窗戶改成門臉經營小生意,擺攤有的占了消防通道,有的壓了地下管線,這都存有不安全因素。”家住豐臺的居民楊阿姨曾向記者如此反映。
記者在6日的發布會上獲悉,豐臺今年將對40條胡同街巷進行綜合整治,每個街鄉鎮至少完成一條大街“開墻打洞”治理任務,此后,豐臺還會繼續加大力度整治 這一現象。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綠色交通不僅節約能源,對于提升城市品位也起到助推作用。“目前全區綠色能源公交車占40%,方莊、大紅門、豐臺科技園區等地區還開通了4條純電動微循環公交線路。今年將在馬家堡等地區完成25公里自行車道治理,并逐步實現區域聯網。” 冀巖表示,預計今年豐臺全區綠色出行比例將達到71%,這較去年又有一定的提升。
此外,為了提升百姓出行舒適度,豐臺還將著力推進建設5條主干路、10條次支干路建設,打通10條斷頭路、實施10項疏堵工程。“‘5111’這一重點工程,將確保區內交通指數控制在5.7以下(按照目前全網交通指數等級劃分,5.7意味著輕度擁堵)”。冀巖說。
城市空間的美化也將是豐臺今年的重頭戲,據悉,石榴莊路、西羅園北路2條大街將成為試點工程,打造優美別致的景觀大街。未來,豐臺市民不僅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還將在美麗的城市環境中暢游。 來源:千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