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熱電聯產管網工程 供熱面積達1500萬平方米
熱電聯產工程的建設是城市治理大氣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公益性基礎設施,對于緩解城市供熱需求,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
2016年,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的戰略背景之下,廊坊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實施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管網工程。
熱電聯產項目總投資7.35億元,新建、改建供熱管網72.6公里,換熱站200座(新建84 座、改造116座)。供熱范圍在北鳳道以南、東安路東側800米控制線以西,鐵路以北形成的三角區域,除去廣炎供熱公司和現有燃氣供熱區域,預計供熱面積 達1500萬平方米。工程建成運行后,每年可節約標煤8.5萬噸,減少煙塵1379噸,減少灰渣1.71萬噸。
工程分5個標段 2個實施階段
工程需敷設主干線管道36.3公里,分5個標段同時進場施工,同期開挖道路5條,每條道路4— 5個工段,每個工段長100米—150米,各工段隨完工隨回填,恢復路面,穩步推進。各工段施工時,需要封閉圍擋一側輔路及便道和主路兩條機動車道。溝槽 全部在非機動車道或便道開挖,溝槽鋪設兩條管道。為方便交叉路口和小區、單位通行,采取在管槽上鋪架鋼板橋等措施。
5個標段是:一標段為棗林路、益民道,溝槽長6049米;光明東道,溝槽長5162米。二標段 為東安路,溝槽長5485米。三標段為北鳳道,溝槽長4159米;新開路(北鳳道至廣陽道),溝槽長1355米。四標段為廣陽道,溝槽長5370米;解放 道,溝槽長3104米。五標段為愛民東道,溝槽長3737米;新開路(愛民道至解放道)溝槽長1862米。
工程分兩個階段開展施工。第一階段:棗林路、東安路、北鳳道、愛民東道、光明東道。
第二階段;廣陽道、新開路、解放道。
高技術實施打造亮點工程
此次熱電聯產管網工程從技術角度實現三個亮點:
一是在管道中植入測漏報警系統,一旦發生管道滲漏,系統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分析處理并報警,及時定點維修、搶修,避免大的事故發生,從而保障供熱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二是引入先進的智能熱網監控系統,通過多種技術手段,打破以往供熱站、管網、換熱站和用戶四套 系統之間的壁壘,利用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和供熱運行的大數據,實現經驗供熱向數據供熱的跨越,均勻供熱向均衡供熱的轉變,基本供熱服務向舒適供熱服 務的提升,使熱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形成“一張熱網、多個熱源、供需協調、互為備用”的供熱保障系統。
三是本次管道施工采用下向焊技術,焊接速度提高50%,大大縮短了工期。焊接質量也比傳統亞電連焊技術大幅提高,從根本上消除了管道焊接的盲點和潛伏漏點。
工期135天 力爭讓居民今年供暖季享受熱電聯產供熱
工程進場施工時間是6月18日,6月25日將正式破土動工,預計10月31日前完成主體工程施 工,總計135天。管網施工布局是從市區東南大棗林莊的國電廊坊熱電廠起至供熱范圍接管口,包括棗林路、益民道和東安路三條主管線和北鳳道、廣陽道、愛民 道、解放道、光明東道、新開路六條支線。各段根據工程完工情況及時分段調試,預計11月份進行系統調試,力爭今年供暖季管網具備供暖條件。
為保障工程順利實施,廣達供熱有限公司制定完善了工程總體保障措施。在組織保障方面,成立了熱 電聯產配套管網項目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及工程指揮部,形成市、局、公司三級指揮體系,統籌協調推進配套管網項目建設工作。在施工保障方面,把工程分為五個施 工標段,根據不同施工標段的道路特點和交通特點制定具體施工和交通疏導方案,并責成專人跟進施工進度,落實安全生產、交通疏導和環境保護各項規范措施。 來源:中國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