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集中供熱項目,是市委、市政府為實現我市清潔能源集中供熱全覆蓋而實施的一項重大工程,在全國乃至世界供熱史上均具有里程碑意義。該項目是將位于古交興能電廠的熱源,通過37.8公里長輸管道送入太原市區。近期可為太原市區增加供熱面積5000萬平方米,遠期可增加供熱面積7600萬平方米,占到全市目前總供熱面積的一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近期目標要在今年實現。
由于要穿越西山,除距離為世界之最外,太古集中供熱管道還要經過3條總長15.7公里的隧道,其中,最長的3號隧道長11295米,屬特長隧道。隧道工程2014年3月開工,今年3月23日全部貫通。隨后,隧道內的管道鋪設工作全面展開。長輸隧道高7米多、寬10米多,洞內共鋪設兩組、4條、直徑1.4米的供熱管道。
截至目前,1號隧道的管道已鋪設完成,施工人員正在全力鋪設2號、3號隧道內的管道。記者在現場看到,將1.4米直徑的一截一截鋼管焊接成一條長長的管道,不僅工程量大,對技術要求也特別高。每截鋼管長12.5米,重約8噸,先由工程機械吊裝到位,再由工人現場焊接完成。焊接采用的是目前國內外先進的氬弧焊技術,鋼管內外壁的焊接可一次完成,不需要工人進入內壁,在狹小空間內作業。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采用該技術后,工作效率明顯提高,每個工作面每天的管道鋪設長度達到100多米。據了解,2號、3號隧道管道鋪設采用了兩頭并進方式,設置了多個工作面。按照這一進度,預計8月底即可完成管道鋪設,進行打壓試水工作。
為實現長距離輸熱,太古集中供熱項目的重點工程還包括3座中繼泵站、1座事故補水站和1座中繼能源站建設。其中,中繼能源站又是重中之重,它的作業是,將古交來的熱源降壓、換熱后,送入市內管網,進而進入千家萬戶。該站建設目前也已進入攻堅階段,1號廠房已封頂,整個設備也安裝到位,站內管道鋪設完成了一多半的工作量,預計8月底進行管道打壓試水工作。 來源:太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