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哈爾濱出現霧霾天氣主要是三方面原因。一是氣象因素影響。近幾天哈爾濱持續逆溫和弱風氣象,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加重了大氣污染,是造成空氣污染加重的直接因素。二是城郊及周邊縣市在秋整地期間大量焚燒秸稈,產生大量煙塵,并與自然氣象疊加,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影響因素。三是近日供暖燃煤鍋爐陸續啟爐,也是造成霧霾天氣的重要因素。
因此,治理重度污染天氣,一方面應勸阻村民在霧霾的天氣情況下不要焚燒秸稈,另一方面也應積極尋求替代傳統燃煤供暖的清潔供暖方式。伴隨著各類清潔供暖方式的成熟應用和技術手段的不斷創新,供暖行業已經漸漸摸索出科學和可持久的解決之道,即以電代煤,以清潔無污染的電地暖,替代污染度高的燃煤供暖,讓城市同時擁有溫暖和藍天。
以電地暖的代表-低溫輻射電熱膜供暖系統為例,它以電為能源,以電熱膜為發熱體,直接將電能轉換為熱能,而不是直接以煤為能源,以水為介質,把水加熱后通過循環而達到供暖的目的,避免了煤炭燃燒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對城鎮大氣的污染。同時,電熱膜本身也是環保產品,生產和使用過程都不會污染環境。
天津大學博士生導師褚志德也曾在南方建筑供暖論壇上,做過題為《環保要求下的新型供暖方式》的發言,表示推廣電地暖是緩解和治理我國霧霾的重要途徑,而擁有環保、節能、節材、省錢、安全等諸多的低溫輻射電熱膜供暖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與哈爾濱氣候條件最接近的吉林,是目前電熱膜供暖普及最快的省份之一,僅在省會長春市使用電熱膜供暖的總面積就已達130萬平方米,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這一方面得益于電地暖的供暖品質,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長春出臺的峰谷電價政策,即峰時(8:00~21:00)電價為每千瓦時0.562元,谷時(21:00~次日8:00)電價為每千瓦時0.329元。
如果各地政府能相繼出臺類似的“峰谷電價政策”及“電采暖補貼政策”等,將極大鼓勵地產項目和終端用戶采用清潔的電能源取暖,那么霧霾天氣的緩解和終結也將指日可待! 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