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供熱將占9成
爬山、過河、穿鐵路……西北熱電中心的天然氣管線正在緊張地鋪設之中。站在臥龍崗施工現場放眼望去,剛鋪設好的黑色管道沿著山坡“蜿蜒”,像一條巨蟒。據了解,西峰寺溝工段屬全線難度最大施工標段,該標段需要翻越臥龍山崗,橫穿108國道、京原路和西峰寺溝。
“西北熱電中心天然氣工程管線于今年5月正式啟動現場施工,共有16家各類專業施工參建企業。”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管線全長僅16.3公里,但創北京市山區燃氣管線施工工作面長度之最,山區施工長達7600米,約占工程總長度的47%。途中還需穿越道路5處,穿越河流7條9處,穿越鐵路4處。
緊鑼密鼓的施工,是為了今年冬天的清潔供暖。
西北熱電中心天然氣管線工程計劃于今年10月份具備供氣條件,將為高井熱電廠和石景山熱電廠共6臺機組供氣。屆時經過一系列調試,在今冬供暖季,北京清潔能源供熱能力將再添4150萬平方米,約40萬戶人家受益。
更為重要的是,西北熱電中心年耗氣量27億立方米,相當于每年替代燃煤367萬噸。這樣的數據意味著可有效減少煙塵量1.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124噸。
至此,北京四大熱電中心建設已經全部啟動,其中西南、東南熱電中心已投入使用,西北熱電中心將于今冬供暖季投運,東北熱電中心也將于明年建成投運。來自市發改委的信息顯示,四大熱電中心全部建成投運后,北京市清潔發電占比和中心大網清潔供熱占比均將達到90%。
平原造林累計完成60萬畝
懷柔廢棄的砂石坑、昌平西部的沙坑煤場早已告別過去塵土飛揚的景象,變身綠樹成蔭的“小森林”;中關村森林公園、永定河沿岸,初具規模的綠色景觀也已開始顯現。
2012年,本市啟動“平原造林”工程,計劃利用5年時間在全市平原地區造林100萬畝,讓市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郊野公園帶來的綠色生活,目前已累計完成植樹任務60萬畝。
廢棄的砂石坑、荒灘荒地、城鄉結合部拆遷騰退地、廢棄魚塘、廢棄煤場和大型垃圾場等都成為平原造林的“陣地”。據介紹,今年的造林中僅拆遷騰退面積就達到350多萬平方米,相當于500個足球場的大小。
技術人員采取近百項科技創新技術,改良土壤,抗旱保濕,在兩年時間里把擱置多年的荒地變成森林,提高了周邊居民的生活質量。這些綠樹都將成為北京的“綠肺”,利用植物來吸收灰塵、廢氣,從而改善空氣質量。
“內涵促降”節約百萬噸標準煤
改善空氣質量,不僅依靠壓減燃煤和植樹造林,利用各種節能妙招“內涵促降”也是重要途徑。
市發改委方面透露,今年以來,全市開工建設30家政府機構節能改造工程,啟動200家左右用能單位能源審計,開展節能監察和現場節能監測。
這些節能舉措帶來的成果是豐厚的。上半年,全市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4%,節能量約100萬噸標準煤。
未來,本市將制定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實施方案,限制過度用能,鼓勵節約用能,保障合理用能。同時,加強節能環保新技術、新產品政府采購,實施一批重大節能低碳技術推廣應用示范工程。 來源: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