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施工現場緊張有序
當日下午,記者對城區集中供熱汽改水工程施工點進行了探訪。
3點20分左右,記者首先來到文化東路聊城大學北門附近施工點。現場,施工區域用圍擋封閉,挖掘機轟鳴著,挖出來的土堆在地槽兩側,用黑色苫布覆蓋著,已挖好的地槽深達3米左右。再往西走,記者看到一臺起重機正在工作,一根根供熱管道被擺放到地槽南側。另據了解,聊大西門聊位路南段集中供汽改水工程基本完工,北覆蓋段填埋工作也基本結束。
4點30分左右,記者在花園南路施工點看到,原有的供熱管道已經全部挖出,與更換的新管道放在一起,二者的內徑相差明顯。據了解,新管內徑是舊管內徑的四倍多。兩名工人正在用砂輪對管道口進行打磨,以便后期對其進行焊接。
近5點,記者來到衛育北路昌潤熱電后面的一條東西路上,這里也是一個施工點,由于受供熱線路改道等因素的影響,工程進度相比較慢,施工方正與有關部門進行協調。
在探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各施工點都非常忙碌,人員、車輛來來往往,有的施工現場正封閉施工,有的則未影響車輛通行。為了防止揚塵污染,裸露的土地上均覆蓋了一層苫布。各施工點的圍擋也很干凈,現場工人說,這是經常用水沖洗的結果。
專訪:供熱改造利于環保
城區集中供熱汽改水,這么大的改造工程,花費很多人力物力,它的好處在哪里呢?
華能聊城熱電供熱公司副經理劉萬慶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這項工程,是對1998年至2010處鋪設的蒸汽管道進行改造,覆蓋面積達300萬平方米,使用面積為240萬平方米,施工范圍為向陽路以東、利民路以北、花園路以西、雙力路以南區域,總長度為60多公里,涉及用熱居民3萬戶、9萬多人口。
談及改造原因,劉萬慶表示,一是2005年國家有關部門出臺意見,根據環保的要求,各地要逐步將之前的蒸汽供熱改為高溫熱水供熱,也就是“汽改水”。二是昌潤熱電關停后,熱源急需擴容,以便保證廣大居民的用熱效果。
更為重要的是,“汽改水”后,將會節省很多能源,減少大氣污染,集中供熱更穩定,居民用熱更舒適。這一點,可以從兩個數據來體現——之前,供熱管道里的蒸汽溫度高達230-300℃,壓力很大,對管道、維護等要求很高,一旦泄漏極易發生惡性事件,而高溫水的溫度只有90-100℃,安全性大大提高。此外,“汽改水”后,一些比較小的換熱站將進行合并,并且換熱站的操作會更方便,不用再跟以前那樣要不停入往管道里輸水了。
對于改造之后的供熱效果,劉萬慶表示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請廣大用戶放心,因為入戶的也是高溫水,只是把熱源的“位置”往前提了。
聊城市城市管理局供熱辦主任王德國表示,城區集中供熱汽改水工程現已全面鋪開,供熱新管道能在10月底前后全線貫通,并完成沖洗、打壓、試水等工作,11月可以按時供熱。當然,改造過程中可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還請有關部門和廣大居民積極配合,盡早完工,以保證今冬熱流準時進入千家萬戶。 來源: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