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發布“十三五”時期城市管理發展規劃,“十三五”期間本市供熱、垃圾處理、市容環境等多個方面保障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其中,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能力將達到800萬噸,本市還將適時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機械化清掃保潔面積將達到1.5億平方米。另外,天津、河北等地將為本市提供熱源。
預計至“十三五”末,本市供熱面積將達到9.48億平方米,比2015年新增供熱面積1.52億平方米。本市將進一步擴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比例,積極推廣利用電廠余熱供熱新技術等方式,城市熱力網、燃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面積比例達到95%以上。
市城管委供熱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時期,計劃更新改造管線總長度約7400公里,涉及供熱面積約490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的東、西部地區將改擴建7座調峰熱源,滿足中心城區熱力網供熱需求,還將改擴建4座應急熱源,應急熱源供熱能力占中心城區熱力網總供熱需求的33.4%。
該負責人透露,跨省合作熱力網工程也將提速。目前,除通州區從2010年開始引入河北三河地區熱源、滿足1300萬平方米供熱需求之外,河北涿州將新建2臺35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熱電機組,配套的涿州至房山供熱管網預計于2017年建成投產,可為房山區12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提供熱源。同時,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引入天津、河北等地發電廠的余熱作為北京供熱的熱源,以提升本市的供暖保障能力。 來源:北京日報
預計至“十三五”末,本市供熱面積將達到9.48億平方米,比2015年新增供熱面積1.52億平方米。本市將進一步擴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比例,積極推廣利用電廠余熱供熱新技術等方式,城市熱力網、燃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面積比例達到95%以上。
市城管委供熱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時期,計劃更新改造管線總長度約7400公里,涉及供熱面積約490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的東、西部地區將改擴建7座調峰熱源,滿足中心城區熱力網供熱需求,還將改擴建4座應急熱源,應急熱源供熱能力占中心城區熱力網總供熱需求的33.4%。
該負責人透露,跨省合作熱力網工程也將提速。目前,除通州區從2010年開始引入河北三河地區熱源、滿足1300萬平方米供熱需求之外,河北涿州將新建2臺35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熱電機組,配套的涿州至房山供熱管網預計于2017年建成投產,可為房山區12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提供熱源。同時,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引入天津、河北等地發電廠的余熱作為北京供熱的熱源,以提升本市的供暖保障能力。 來源: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