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樂至呼市供熱長輸管線建設項目由呼和浩特市城發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實施,該項目是將和林縣京能盛樂熱電廠的熱源通過長輸管道輸送至呼市東南部區域,計劃總投資9.76億元,鋪設供熱管網37.26公里,項目建成后可增加供熱能力1600萬平方米,可滿足呼市東南區域近期供熱需求。
據呼和浩特市城發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吳利勤介紹,“引熱入呼”長輸管線項目總投資24.29億元人民幣,用于新建金橋調峰熱源廠、毫沁營熱源廠,供熱長輸管線,擴建辛家營熱源廠,將新建5臺70mw(兆瓦)燃氣鍋爐、2臺25mw電鍋爐、2座加壓泵站,改造新建2臺70mw燃氣鍋爐;新建長輸管線37.26公里,供熱管網79.37公里,熱力站191座,新增供熱能力2971.13萬平方米,是一個大型的低碳環保集中供熱工程。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為滿足城市供熱需求,又要保證環境質量,依據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熱規劃,城市集中供熱體系由熱電聯產和區域集中鍋爐房供熱為主,風電調峰與垃圾焚燒等其他清潔能源為補充,以確保供熱的經濟性。
內蒙古地區風能資源豐富,但由于外送不暢、區內市場消納能力不足,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風電棄風現象,冬季采暖期尤為嚴重,而電鍋爐供熱正值用電低谷期,尤其夜間達到最低谷,所以風電供熱將形成熱源廠與電網、風電場供需互補的關系。城發公司利用亞行貸款在毫沁營熱源廠實施的風電供熱項目,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風電調峰供熱示范項目,供熱能力100萬平方米,每年可消納棄風電量10980萬千瓦時,既緩解了供熱企業節能減排壓力,又解決了風電企業棄風限電問題,同時在電網負荷低谷時啟動調峰用電,增加了電網的售電收入,經濟效益明顯,三方均受益,達到了創新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風電資源的目的。
目前,毫沁營熱源廠風電供熱項目已完成征地工作,計劃明年開工建設,2018年投入使用。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