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南郊熱電廠兩臺50噸燃氣燃煤鍋爐安裝工程進入收尾階段 記者郭堯 攝
23日,秋雨淅淅瀝瀝,氣溫一度低至8℃,從室內走出來的市民也不由緊了緊身上的厚外套。伴隨著溫度驟降,今年濟南熱力與濟南熱電兩大主要熱企已做好各項供熱前準備,11月1日起具備供熱條件。市供熱主管部門也表示將隨時關注氣溫變化,如遇寒冷天氣將及時啟動鍋爐運行。截至目前,今年新增集中供暖面積超過1500萬平方米,是歷年來增加最多的一次。對此,兩大熱企共新建改造近90公里熱網,同步實現40臺大型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在確保更多市民供暖需求的同時,為提升濟南氣質貢獻一份力量。
下月初供熱管網升溫仍有自管站未注水調試
23日上午,市政部門發布2016-2017年供暖季供熱準備情況。濟南熱力、濟南熱電和濟南能源等供熱企業將在11月1日前完成鍋爐設備調試等工作,具備鍋爐啟動條件,同時對管網升溫。這意味著部分居民家中11月初暖氣就能熱起來。
按照往年供暖時間,如無特殊情況,今年冬供暖將在11月15日正式啟動。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還將關注氣溫變化,不排除看天供暖。一旦遇到寒冷天氣會向上級部門匯報,及時啟動鍋爐運行,保障市民采暖需求。
其實,提前或延長供暖并非新鮮事,近年來供熱部門已多次根據氣溫實行彈性供暖。上個采暖季,各大熱企均提前3天供暖,延期7天才停暖。
自9月中旬起,濟南熱力和濟南熱電開始對轄區換熱站打壓注水,多次進社區宣傳供熱知識,解決居民反映的供暖問題。目前,熱企直管站正在進行所有管網的冷態調試。據介紹,因考慮運行成本,有不少自管站仍未注水調試。正式供熱后,一旦出現漏水等現象,維修時間長,將直接影響居民用暖。
新增1500萬平
供暖面積超往年明年臘山熱源廠竣工
近年來,隨著城市不斷開發建設以及不少供暖孤島加入集中供暖。今年濟南新增供暖面積超過1500萬平方米。這些面積包含已替代的社會鍋爐供暖范圍,是歷年來供暖面積增加最多的一年。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濟南熱力主要負責東城供暖,面積約6300萬平方米;濟南熱電主要負責西城供暖,面積約6100萬平方米。剩余的社會鍋爐供暖面積還有1000多萬平方米。
目前,濟南熱力轄區內替代了山東師范大學等8個單位共14臺社會小鍋爐,約267萬平方米。濟南熱電也承擔了山東工藝美院等12個單位的燃煤鍋爐。
供暖面積不斷增加,熱源需求也相應提升。不過居民不用為此擔心。上述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進一步發掘余熱能力。目前,濟南熱力建設了小鴨能源站和唐冶能源站,今年將有超過800萬平方米用戶用上章丘熱。黃臺電廠也完成了8號機組相關改造,增加了9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代替了明湖熱電廠兩臺拆除的小鍋爐。外熱入濟相關工作也在進一步調研。
另外,因被土地拆遷等問題困擾4年未建設的臘山熱源廠也于今年開始施工,計劃明年年底竣工,2018年供暖季將投入使用。據介紹,臘山熱源廠將新建兩臺熱水鍋爐,供熱面積約1000萬平方米。滿足二環西路南延線、二環西路、二環南路、陽光南路、劉長山路、濟微公路、文莊片區等周邊區域供熱,是西南城區的主要熱源。
八成燃煤鍋爐實現超低排放新能源供熱比例增加
近日來,供暖鍋爐還未運行,霧霾天就已經跑了出來。如果說,今冬供暖季與往年有不同之處,那熱電、熱力對現有的49臺大型燃煤鍋爐實施環保改造是最為不同之一。
今年,兩大熱企投資了9.5億改造了南郊熱電廠、北郊熱電廠、東新熱電廠、輕化熱源廠等11處熱源單位共40臺大型燃煤鍋爐,使其達到超低排放。這意味著,供暖開始后,飄向大氣中的煙塵每立方米僅有5毫克,有助于降低PM2.5濃度。
據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破解供熱季的燃煤之疾方法之一是開發新能源建設。今年,濟南能源公司在華山片區、藍石大溪地小區、清雅居、歷城一中等區域開發污水源、地熱源、空氣源等熱泵技術,本采暖季供暖面積約95萬平方米。濟南熱力和濟南熱電也分別在高墻王、林景山莊等供暖孤島開發了低谷電蓄熱鍋爐等新能源。新能源供熱比例逐年增加。按照相關規劃,到2020年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比例將達到15%。
7億元改建近90公里熱網至少替代20處社會鍋爐
旅游路西段、建設路、陽光新路、濟濼路等道路相繼在今年改造。改造原因主要是新建或改建供熱管網,保障居民用暖穩定。
總共投資了7個億,建設了近90公里長的供熱管網。這些管網有危舊的、汽改水、擴容管徑等。改建后,管道相互連通,一旦某段區域出現問題,都能保證不影響居民用暖。上述負責人說,新建管網不僅替代了至少20處的社會鍋爐,還解決了和平新村等多個小區集中供熱問題,小區居民不再燒散煤,減少一部分超標的煙氣排放。
上個采暖季結束后,市政部門在短短8個月時間拆除了25臺燃煤小鍋爐。為保障正常供熱,熱企實時建設15臺燃氣鍋爐并配套27公里的供熱網建設,今冬將投入使用。新建設鍋爐全部配備了進口低氮燃燒器,將氮氧化物排放降至30mg/Nm3,遠低于國家排放值150mg/Nm3。
這部分改造共投資了3.2億元,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意味著每年減少燃煤30萬噸。用真金白銀換取濟南藍天白云,提升濟南氣質。該負責人說。
相關新聞
CBD供熱供冷一體化將用熱泵等新能源技術
濟南中央商務區位于東部新城發展核心,緊鄰奧體中心、龍奧大廈、會展中心。23日,負責東部城區供熱的濟南熱力相關負責人介紹,商務區將使用余熱及熱泵等新能源技術打造供暖供冷一體化,不再使用化石能源。
商務區北臨東新熱電廠,在管網配套有工業南路章丘余熱供熱主管道。目前,我們正在向規劃部門匯報相關方案。通過黃臺電廠、章丘電廠引進更多余熱或者通過熱泵等新能源技術供應商務區。在供冷方面可以通過余熱來驅動相關設備達到制冷目的,但前提需要建設冷卻塔。該負責人說,國內一些大型城市冷卻塔通常建設在裙樓附近,用綠化帶遮擋美化。而濟南中央商務供冷的冷卻塔可以建設在東新熱電廠內,這樣可以不占用商務區周邊空間。
該負責人還透露,中央商務區供暖供冷一體化運作成功后,還可以推廣到東部萬達等商圈。 來源:舜網-濟南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