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致力于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逐漸探索出一條穩定、高效、清潔的地熱能源可持續發展之路。截至去年,全市地熱供暖面積2500萬平方米,占全國地熱供暖總面積的25%,約占全市集中供暖面積的6%,是全國利用地熱資源供暖規模最大的城市。本市探索出的地熱利用天津模式正在向其他省市推廣,對全國起到引領作用。
在福陽西里小區附近,一組地熱開采井和回灌井就安身于此。記者來到地下的換熱泵房。工作人員介紹,地熱供暖的過程是先將深層地熱水抽出,過濾后通過換熱器、水源熱泵等設備,將熱水中的熱能轉換完后,重新回灌到地下,如此循環往復達到供暖效果。“從地下開采的地熱水溫度一般達到80℃,這個溫度入戶太高,要在這里和自來水進行換熱,換熱后自來水的溫度達到65℃,這個溫度才是進入各家各戶管道里的溫度,而換熱后的地熱水(約25℃)則回灌到地下。通過地熱方式供暖,這個小區每年可節省燃煤2700噸,減少煙塵排放6700噸。”工作人員說。
截至去年年底,本市熱電聯產、燃氣、地熱等清潔能源供熱比例達到64.7%。按照規劃,“十三五”末,這一比例將達到81%。“根據地熱專項規劃,2020年天津地熱總開采量將達到5700萬立方米,全市地熱供暖面積從2015年的2500萬平方米增加到3500萬平方米,大概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40多萬噸,相當于100萬噸二氧化碳的減排量。”市國土房管局地熱管理處負責人介紹。 來源:今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