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縣縣委、縣政府為營造宜居縣城,改善空氣質量,花大力氣實施“藍天碧水”工程,集中精力在全縣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縣城10多個村周邊實行集中供熱,使全縣實現了大面積集中供熱。截至11月1日,全縣集中供熱面積達360萬平方米,占供熱面積的80%以上。縣政府為集中供熱所需煤炭給予補貼,使供熱價格嚴格控制在每平米3元,有3萬多戶居民享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這一惠民政策。
2006年開始,盂縣縣委、縣政府實施縣城及周邊村莊集中供熱工程。針對盂縣周邊沒有電廠和其它可供熱源的實際,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率領有關部門到東北、石家莊、太原等地考察,制定了適合盂縣改善環境的集中供熱長期規劃,分期進行集中供熱工程建設。縣長換了幾任,但縣政府集中供熱的決心始終如一。10月28日上午,縣長孔祿泉專門到城北熱源廠解決煤炭調度、管道加壓等事宜,確保集中供熱工作如期進行。10年間,盂縣集中供熱工程共投資5億元,先后建成城西、城南、城北3個規模性熱源廠,安裝40噸強制循環熱水鍋爐 2 臺、120噸鍋爐1臺、30噸鍋爐2臺、65噸熱水鍋爐3臺。先后新建換熱站72個,共鋪設供熱管網80余公里,供熱管網基本覆蓋了縣城80%的區域,可滿足4萬戶居民,400萬平方米的供熱需求。
日前,筆者在盂縣供熱公司采訪,經理劉建民提供的資料上顯示:在連續10年的集中供熱工程中,縣城及周邊村莊共拆除燃煤鍋爐房100多座,取締鍋爐200多臺;經測算,通過集中供熱可節約鍋爐房、煤場占地60余畝;每年節約標煤80000多噸、減少粉塵排放量2272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732噸,減少煤渣34000噸;同時避免縣城運煤運渣的二次揚塵,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多贏的效果。 來源: 中國經濟網(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