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省發改委副主任魏建強解讀《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時談到,山東將以發展清潔低碳能源為主攻方向,同步推進非化石能源加快發展與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實施“氣化山東”工程,在居民、公服、交通等領域推進天然氣的應用,大幅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到2020年,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由目前的3%提高到7%至9%。
山東能源消費目前煤炭仍占80%
山東省對口支援辦主任、省發改委能源處處長郭曉東介紹,“十二五”期間,山東采取一系列措施,能源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2015年,全省煤炭消費量與2012年基本持平,煤炭消費過快增長勢頭得到遏止;天然氣消費量達到80億立方米,“十二五”期間累計增長40%;外電入魯實現重大突破,四條通道全部開工建設;新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115萬千瓦,規模較2010年翻了兩番;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由“十一五”末的1%提高到了3%左右。
郭曉東說,今年以來又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400萬千瓦,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勢頭。由于山東省沒有可供規模開發的水能資源,核電建設起步較晚,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效已經實屬不易。
但是,結構性矛盾仍是山東省能源發展面臨的長期性問題。目前,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高達80%左右,高于全國15個百分點;天然氣消費占比不到全國的一半,可再生能源占比僅為全國的四分之一,清潔能源消費水平總體偏低。
2020年,天然氣管網實現縣縣通達
《規劃》將優化調整能源結構作為山東省未來能源發展的首要任務,確定了以發展低碳能源為主攻方向,同步推進非化石能源加快發展與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的總體思路,努力實現“兩升一降”。
第一升是指,大幅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大力推動綠色電力、綠色熱力、綠色燃料生產和應用。在發展綠色電力方面,積極擴大風電、核電等裝機規模,不斷提高“外電入魯”中可再生能源電量比重。供熱信息網了解到在應用綠色熱力方面,繼續擴大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供暖、制冷等領域的應用。在推廣綠色燃料方面,著力推動生物質燃氣、固體成型燃料以及液體燃料的生產和應用。到2020年和203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由2015年的3%分別提高到7%和18%左右。
第二升是指,大幅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實施“氣化山東”工程,大力推進居民、公服、交通等領域廣泛應用天然氣,合理布局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積極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努力提高天然氣開發利用規模。到2020年和2030年,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7%至9%和12%至14%。
一降是指,大幅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約束,推進重點用煤領域“煤改氣”、“煤改電”工程,推動散煤綜合治理,逐步削減煤炭消費總量。到2020年,省內煤炭消費量較2012年下降2000萬噸以上,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較2015年下降10個百分點左右;到2030 年,省內煤炭消費量再下降5000萬噸,煤炭消費占比再下降15個百分點左右。
此外,在能源消費總量上,規劃到2020年、2030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分別控制在4.2億和4.85億噸標準煤左右;電力供應保障上,堅持“從身邊取”與“從遠方來”并舉;統籌城鄉能源發展上,到2020年,天然氣管網實現“縣縣通達”,城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70%以上;到2030年,基本實現城鄉供電服務水平無差異,天然氣管網實現“鎮鎮通達”,城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0%以上。 來源:中國供熱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