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小區總是限時供暖,供暖質量不高,溫度只能達到十五六度,經常在家的老人和孩子有點吃不消了。”小區居民張女士在電話中說道。
1月4日上午9點多,記者來到了保定市建安三公司宿舍。走進居民李阿姨的家,記者伸手摸摸墻邊的暖氣片,是溫熱的。李阿姨告訴記者,剛開始供暖的時候,家里的溫度還可以,基本上能達到18度,后來變得就不太好了,身上的衣服也是越穿越多。
居民張女士每天需要早起給上學的孩子做早飯,她清晰地記著一天里暖氣熱起來的時段,“我6點起床后,暖氣開始熱起來,8點多回來就會變成溫乎的,中午12點左右能熱上半個多小時,然后下午5點到10點這幾個小時是熱的,到了后半夜就徹底變涼了。”張女士說,由于是老舊小區,里面居住的大部分是老人,而自己又擔心孩子放假之后會受凍,于是她和幾位老人一起找到單位和街道辦,“街道辦負責人也答應我們從中給協調一下。”
為了弄清楚居民所說的情況,在建安三公司行保科辦公室里,記者見到了負責人劉科長,他向記者道出了一番苦衷,目前他們向居民收取的取暖費不僅不夠本兒,可怕的是還存在20多萬元的資金缺口。劉科長說,街道辦已經向他了解過情況,同時請他一定要向居民做好相關解釋工作,“我們也準備將包括購氣發票在內的一系列收支情況向居民公示出去。”
“現在小區確實是在分時段供熱,我們真是燒不起了。”劉科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小區一個月的天然氣費用在18萬元左右,整個供暖季下來就是70萬元,還有水、電、人工等費用約有10萬元,加起來就是80多萬元,而他們向居民收上來的暖氣費只有50萬元左右,就算加上政府的補貼款9萬多元,還是不夠。另外小區內共有330戶居民,其中有70戶左右的居民由于房屋空置、明確表示不改造和不使用暖氣等原因沒有交納暖氣費,“單位經濟效益差,每年都會往供暖的事上搭錢,可是總這么搭也是實在搭不起!”
如何才能解決眼前的難題?劉科長表示準備再向公司領導匯報情況,然后向上級住建部門請示,想想辦法,看能否爭取些資金。 來源:全保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