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西區41中學鍋爐房是全市首個零污染零排放的居民小區“煤改電”供暖項目,于2015至2016采暖期投入使用。
“這套蓄熱式電鍋爐可以直接用手機進行操控,甚至可以做到無人值守。不僅如此,在操作系統中,預警功能可以根據室外天氣自動調節居民供暖的進水溫度。”41中學鍋爐房相關負責人介紹。
“電供暖”其實是供熱設備的革新,利用熱源替代的原理將電能轉化為熱能,可實現零排放。這種新型電加熱設備的工作原理同充電寶一樣,設備將夜間低谷電的電能轉化成熱能儲存起來,白天釋放儲存的熱能用于采暖。夜間,“電供暖”鍋爐房通過換熱器實現供暖,從而保證24小時平穩供熱,確保居民室溫達標。
記者從國網沈陽供電公司了解到,2015年,沈陽啟動“藍天工程”實施方案,完成了10項“煤改電”試點工作。2015至2016年度一個供暖期用電量3101萬千瓦時。能源終端消費環節,電能替代燃煤約5500噸,減少灰渣排放1800噸、二氧化碳排放14000噸、二氧化硫排放550噸。2016年,國網沈陽供電公司累計確定“煤改電”用戶104個,并實施71項煤改電項目,實現“煤改電”供暖面積640萬平方米,新增配電容量640兆瓦。預計一個供暖期可實現電能替代燃煤約137500噸,減少灰渣排放45000噸、二氧化碳排放350000噸,二氧化硫排放13750噸。 來源:沈陽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