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甘肅省兩會上,人口和資源環境委員會提交了《關于改進供熱模式持續改善蘭州大氣質量的提案》,建議通過推廣高效煤粉鍋爐供熱新模式、實施暖房子提升改造工程等措施,以改進供熱模式為手段,從而改善蘭州大氣質量。
過去,蘭州長期飽受大氣污染的困擾,曾經是我國甚至全球排名靠前的重污染城市。近幾年,在甘肅省委省政府、蘭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打起了一場力度空前、攻堅克難的大氣污染治理整體戰攻堅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突破性地摘掉了大氣污染嚴重城市的“黑帽子”,成為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城市,成功打造了人人共享的“蘭州藍”。大氣污染治理的“蘭州模式”主要有減排、壓煤、除塵、控車、增容、立法、嚴管、問責等八大核心措施。剔除自然稟賦、氣象條件等不可逆和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外,蘭州市大氣污染治理的部分困難已開始凸現,節能減排的空間正在進一步縮小。為此,人口和資源環境委員會在《提案》中提出,應當從供熱模式的改造提升入手,尋求新的減排空間和潛力。
《提案》建議,首先要全面推廣高效煤粉鍋爐供熱新模式。高效煤粉鍋爐是我國借鑒消化德國等發達國家鍋爐燃燒技術和城市供熱經驗的基礎上,開發成功的適合我國煤種的環保新技術,是國家重點推廣的節能環保項目。在這一領域,蘭州市熱力公司走在了全國前列,其煤粉燃燒效率可達98%以上,熱效率達92%以上;煙塵排放每標立方米可以控制在10毫克以內,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在100毫克以內,低于天然氣排放標準,遠低于目前國家現行的最嚴格的環保排放標準,符合了國家十分緊迫的節能減排形勢和政策導向。中國供熱信息網顯示與傳統鍋爐相比,煤炭燃燒效率提高30%以上、節煤量50%以上、節電量30%以上、綜合成本降低35%以上。
在此基礎上,如果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可繼續將這3項指標降到臨界點,即每立方米煙塵排放5毫克以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近零排放。為此,建議將高效環保煤粉鍋爐供熱系統作為一項重要的準清潔能源供熱系統,納入到我省城市治理污染的重要舉措之中,制定獎勵政策或者以獎代補,爭取兩年左右時間全面淘汰落后設備和推廣高效煤粉鍋爐。
同時,在蘭州市實施“暖房子”提升改造工程,即對非節能居民建筑進行外墻和屋頂保溫改造,加裝保溫層,相當于給建筑物“穿衣戴帽”,可有效減少熱量散失。實際測算資料表明,“暖房子”提升改造工程改造后,燃氣消耗下降30%、室溫提高3-5度、綜合節能達到40%以上。中國供熱信息網了解到另據測算,蘭州市非節能居民建筑面積達5000多萬平方米,“暖房子”提升改造工程成本為100元/㎡左右,總改造工程成本約50億元,改造后每年可節約能耗費用5億元,相當于9年時間就實際節約出投資費用。建議以蘭州熱力公司為依托,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建立市場為導向的融資平臺,政府投資30%—40%作為落實項目的獎勵資金,進行“拋磚引玉”式的投資,其余資金采用PPP模式或者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解決,實施“暖房子”全面提升改造工程項目。
《提案》還提出,經過測算,蘭州市非節能居民老舊建筑推行分戶控制及二次管網改造工程成本為10元/㎡,改造后節能效果可達10%左右,目前蘭州市非節能居民老舊建筑面積已達5000多萬平方米,如政府投資能達到30%—50%,則5年內即可收回改造投資成本,之后帶來的收益即可讓利于居民熱用戶。
為此,建議積極推進非節能居民老舊建筑分戶控制及二次管網改造工程。安裝分戶控制閥,減少搶險維修難度,避免影響其他居民正常用熱,防止能源浪費。對樓內、樓外和地下二次管網進行更換,用更加節能環保的PE-RTII型管,徹底取代傳統鑄鐵管道,進行雙管循環系統改造,避免地下管道滲漏或破損后帶來的搶修難度。 來源:中國供熱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