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華電儀征熱電有限公司供熱拓展紀實
從零供熱量到月供熱量52萬吉焦實現“破冰”,及至最高單日供熱2萬吉焦;
從單一高壓蒸汽供熱,到構建起總長超過40公里高壓、中壓、低壓、低壓補汽四種壓力等級互補供熱體系;
從起初供熱奧克化學一家到優士化學、瑞祥化工等20余家化工企業,再到基本實現揚州化工園區供熱范圍全覆蓋;
發展之箭,集束靶心,儀征公司在搶抓機遇中獨步熱力市場。
呼應市場舍我其誰
2012年順應省委省政府“氣化江蘇”戰略,儀征公司3臺200兆瓦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供熱機組投產。由于投產前部分化工項目拆資轉投其他地方,且存量用戶大多有自備鍋爐,導致投產初期熱負荷近乎為零,企業發展遭遇了寒流。
“坐等買賣不如上門吆喝,我們需要放下身段找客戶、交朋友,擴大熱力圈……”時任公司總經理的莫俊武提出工作新要求。該公司人員又馬不停蹄行動起來,“項目基本靠跑、資源基本靠要、機會基本靠搶,坐冷板凳更是家常便飯;當時為拓展市場莫總帶領我們最多一天要跑3-4個部門、企業,調研掌握供熱市場第一手資料”時任市場營銷部主任徐斌深有感觸。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該公司抓住奧克化學落戶園區良機,終使其成為新客戶。
市有所動我亦有為。2016年底該公司熱電比僅為8.42%,按照江蘇省“以熱定電”政策,2017年僅能獲得3561發電利用小時,預期利潤大幅下滑;2018年11月始“兩部制電價”政策又使燃氣供熱機組發電邊際效應再遭壓限。冷酷的現實激發奮起的腳步,2016年該公司借助儀征市修編熱電聯產規劃契機,溝通政府將企業供熱范圍由園區西片區擴展至儀征市西部片區。至此,儀征公司供熱范圍實現從無到有、由點到面的華麗轉身。
面對“兩部制電價”政策和天然氣價格上漲雙重壓力,儀征公司“借風揚帆”,捕捉江蘇省“263”專項行動政策信息,從共同實現減煤目標、改善園區能源結構、攜手開拓市場著眼,經集團同意,與園區政府合資成立能源公司,為搶占區域熱力市場創造了條件。
巧解難題盡我所能
用“解熱鎮痛”表述儀征公司拓展供熱再恰當不過了。2016年前,該公司走門串戶與園區各自備鍋爐企業商談替代供熱事宜,但大多持否定觀望態度,拓展供熱成為企業隱痛。事在人為,經充分調研,該公司發現區域內優士化學兩臺75t/h鍋爐存在關停可能,隨即拜訪園區和優士高層,多輪磋商后促使其同意替代供熱,供熱增量達70t/h。“從眾心理”驅使下,大連化工、實友化工亦先后與儀征公司達成供熱意向……由此滿足了儀征公司一期項目40%熱電比要求。
“拓展供熱要有點、線、面建設大格局;供熱管道也要‘樹高架、建地鐵、走隧道’滿足客戶需要”東線供熱管道建設總指揮,時任黨委書記周明華形象比劃管廊圖景。2018年5月東線供熱管道耗時1年半,建成總長15.3公里國內首條長距離高溫次高壓供熱管道。“這條管道建設,穿村過塘遇阻工要協調、穿渠頂管要摸清地下情形,施工推進異常艱難。我們團隊近乎全年無假, 期間供熱主管卜文杰父親重病未能陪伴度過最后時光;安全員米勇身患痛風,拖著腫脹的腳,堅守管道吹掃安檢一線……”時為東線供熱管道施工小組組長的袁亮亮記憶猶新。
2019年8月優士化學全長1.8公里低壓管道投入運營;2019年8月底儀化與東線高壓管道成功對接;利用實友化工鍋爐富余熱能應急東線供汽;開展儀化至遠東聯供熱試驗,實現東線管道并線運行,從單一供熱轉為雙向供熱……儀征公司步步為營,密織的高壓、中壓、低壓、低壓補汽供熱管線,累計超過40公里,覆蓋揚州化工園區內20余家化工企業。
創樹品牌與我攜手
經過多年努力,儀征公司機組供熱量逐年遞增,單機熱電比最高達57%,成為華電在蘇基層單位供熱拓展最快,對外供熱量最大的企業,公司熱力品牌愈加明亮。
供熱市場形勢喜人也面臨挑戰,儀征公司機組現有供熱能力無法滿足熱用戶增長需求,呈現熱效益提升受制,供熱量吃不下的狀況。要“蒸”大供熱市場蛋糕,“打造區域綜合能源供應基地”,該公司再下先手棋,著眼長江大保護戰略及“263”專項行動,加強區域合作,淘汰落后產能,構建氣煤互濟供熱格局;制定機組技改供熱方案、優化供熱壓力等級和管廊建設,提升能源管理服務水平;著眼受熱企業降本節能,充分利用華昇能源公司銷售平臺,探索下游熱用戶全面深化售電合作等。
品牌支撐發展、示范締造典范。熱力發展的大考需久久為功,儀征公司仍在逐“熱”中應答市場完美問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