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管站升級改造收官
小區居民安下心
今冬供暖日益臨近,在濟南雅居園小區,一座由自管站升級而來的換熱站煥然一新,經歷了近5個月的改造升級,站內嶄新的供熱設備全部就位,綠色的地面干凈整潔,等待著接下來的正式“服役”。
而在三年前,雅居園小區的換熱站還是一座被棄管的自管站。在2014年臨近供暖季時,小區物業突然宣布不供暖,讓近700戶居民傻了眼。往年,物業通過購買熱源為居民供熱,但因設施設備的長年無人維修保養、管道漏水嚴重等種種原因,物業決定不再負責小區的供暖工作。眼看就到采暖季,小區業委會無奈之下只好求助濟南熱力集團幫助啟動運行,才保證了當年的用熱。但由于供熱設施工況極差,導致用熱效果并不理想。
2020年9月,濟南能源集團開始接管中心城區住宅小區464個自管站,雅居園小區就是其中之一。自此,供熱服務人員為這個小區棄管的自管站安了“家”,讓小區居民也安了心。
“今年夏天,我們利用非供暖期把小區的供暖‘硬件’進行了升級,這樣冬天才能讓用戶家里的溫度更有保障。”供暖管家楊振旗說。今年是全市自管站接管改造三年計劃收官之年,在今年的8月中旬已全部完成升級改造,這也意味著泉城接管后的住宅自管站用戶可全部享受到“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的優質供熱保障。

存在三十多年
三年破解“老大難”
曾經,自管站是濟南供暖的“老大難”。從八十年代初期省城集中供暖開始,自管站就已出現,當時集中供暖普及率不高,供熱部門建設換熱站能力有限,不少單位就自建自管換熱站。
早先,集中供熱用戶多為單位或機關宿舍等,一些大的單位宿舍小區,往往自行建設換熱站并負責運行維修,采用掛表計量的方式,從熱企購買蒸汽換熱后,再給小區居民供暖。或者開發商建好換熱站后交由物業公司管理,不歸熱企直管,物業向熱企購買熱源為居民供暖,由于自管站按照計量數與供熱企業結算,導致一些自管站為賺取利潤而克扣熱量,百姓用熱質量也大打折扣。
直到2020年9月,濟南正式下發了《濟南市中心城區住宅小區自管站(網)接管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提出由區政府負責協調轄區內住宅小區的自管站(網)管理單位將使用管理權按程序一次集中移交給能源集團,包括一次網分支、換熱站、二次網、樓梯間立管等。能源集團具體負責根據接管后的住宅小區自管站(網)設施設備狀況,制定改造計劃,分批實施改造,保障設施設備正常運行。截止時間是2022年8月底。
2020年是中心城區住宅小區自管站(網)接管改造的起步年,濟南能源集團用28天完成了464座住宅小區自管站(網)、20多萬戶居民、2000余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的接管任務;2021年是攻堅年,優先對運行年限久、設備“跑冒滴漏”嚴重的站點進行改造,率先完成老舊嚴重的194座接管后自管站(網)標準化升級;2022年是收官年,改造剩余全部接管后自管站(網),較計劃工期提前半個月完成改造任務。

實時監測運行狀態
升級后的自管站更智能
“終于不用再為供暖發愁了。”雅居園小區的李女士感嘆,從無人管理到達標供熱,再到如今的升級換代,他們也終于享受到標準的供熱質量和服務,也將度過一個更加溫暖和舒心的冬天。
據了解,在這些經過升級改造的自管站中,不僅設施設備完成升級改造,站內的每個設施設備都有自己的“戶口信息”,只需掃一下設施設備的二維碼便可在ERP智慧平臺上在線查看設備信息。這也標志著升級改造后的自管站以及用戶已經同步上傳到了ERP智慧平臺,供暖管家在ERP智慧平臺上,可以實時查看熱源、換熱站的運行數據,隨時掌握供熱用戶用熱信息和室內溫度,達到對熱源、換熱站能源使用的精準投入,在保障居民供熱質量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降低系統運行能耗,提升系統運行安全。

“按照數字化轉型要求,在對接管后自管站升級改造的過程中,我們還為站點增加了供熱自動化控制設備,實現換熱站運行參數實時監測、智慧供熱,最終達到能源集團統一的標準化換熱站運行要求。”濟南熱力集團生產管理部副總經理關銳說。
在這個供暖季來臨前,最后一批改造升級的自管站率先完成了注水打壓,目前已經達到正式供暖的要求,未來它們將和其他換熱站一起,以全新面貌迎接今冬的高水平“服役”、高質量送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