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 “火爐”不熱
家住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的馮女士向記者反映,家里暖氣不熱,富泰熱力公司的工作人員來到馮女士家中查看后,進行了暖氣放水和管道清理,但是暖氣依舊不熱,具體原因仍未查出。
對此,呼和浩特富泰熱力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女士稱:“我們公司供熱是根據室外氣溫調節的,有很多居民反映2022年沒有2021年熱。這需要對比去年和今年我們上門的測溫單,才能證明。往年大家每天上班,在家的時間不長,2022年從供熱開始因為疫情原因大家就呆在家里了,也許是長時間在家的感受和之前的感受并不太相同。工作人員一起去現場再次排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
家住新城區宇生如意灣小區的金女士也遭遇了同樣的問題,他們小區是由城發熱力負責供暖。2022年冬季暖氣不熱,甚至早晚會出現窗戶結冰的現象,這讓她非常不滿。
呼和浩特市城發供熱有限責任公司客服部郭振宇告訴記者:“2022年夏季,我公司對歷年集中投訴小區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研判后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整改,對部分老舊小區的管網進行了整體更換,對供熱設施進行了提前維修。”針對居民自覺家中不熱,他表示:“還有一些客觀因素會導致體感溫度欠佳,這個時候可以使用‘排除法’。自家不熱看鄰居家,鄰居家不熱看單元樓,單元樓不熱看小區。如果鄰居家熱,那說明問題在自己家,可檢查暖氣入戶閥門是否開啟。此外,要看是否存在‘氣堵’。如以上方法仍無法查明原因可撥打城發客服熱線。”
諸如此類的供暖問題屢見不鮮,市民郭先生家是由昌盛泰熱力公司供熱,郭先生說:“供暖供得不好,每次摸出水管都是涼的,進水管只有一點點熱度,家里每天只有十四五攝氏度。回民區祥和小區的馬先生反映,家中溫度太低,在家都得穿棉衣棉褲,業主們想和相關部門溝通,接入大網供暖……
室溫達到18℃還是覺得冷
記者采訪了解到,用戶集中反饋的溫度不達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即使室溫達到18℃,家里還是覺得冷。家住新城區勝利街鐵路小區的霍先生反映,這些年因為暖氣不熱的事,他們沒少去找供熱公司,但供熱公司回復他的理由是管道老化,有時去找了換熱站就能熱一些,不去找的話就不給好好燒。他無奈地嘆了口氣說:“反正每年都是這一套說辭。”
“2022年底到2023年初,氣溫驟降,是家里溫度最低的時候。”霍先生介紹,每年1月份天氣比較冷的時候,家里暖氣溫度即便達到規定的18℃,也感覺到冷。“現在我父親在這里居住,每年冬季在家都得穿上厚衣服,要不就冷得不行。”2月20日,他表示已是春天了,室外溫度提升了,室內溫度肯定就要好一些,反正現在暫時是不需要解決了。“如果再解決的話估計只能是今年的12月了。”
祥和供熱:會做一些適當調整住戶溫度的工作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溫商小區19號樓業主張先生反映,她80歲的奶奶現在一個人居住在該小區,從供暖開始直到現在,由于家里暖氣不熱,一直靠空調和開電暖器加溫。
“我去呼和浩特市祥和供熱有限公司交費的時候,反映過暖氣不熱的問題,但當時告知我是因為管網維修等原因,可幾年都過去了還是老樣子,暖氣不熱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張先生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2月24日,晨報融媒記者聯系了該小區供熱單位祥和供熱有限責任公司的客服,她表示,需要核實一下住戶家中暖氣不熱的問題,再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在采訪中,祥和供熱客服告訴記者,該供熱公司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屬于二級管網建設,該換熱站主要負責供暖區域內70萬平方米的加壓循環工作。她說,“我們只是一個加壓站,就是用固態的一次網的水進入我們的換熱站,經過循環進入用戶家,這樣只是起到加壓后期管理工作。”
“我們加壓循環的供暖主管道有多高的溫度,有多大的流量都是統一的,但有的住戶家暖氣很熱,而有的不熱,說明不是供熱公司沒給供,或者是供熱不好導致的,用戶供暖不熱可能是部分用戶家的原因,應該查看一下暖氣管是否有堵塞。同時,該小區開發商設計供暖設施時就不是地暖,而是掛暖到戶,很多用戶管道是直角聯接,容易堵塞。”
當問及該換熱站承擔著部分區域小區二次管網加壓換熱的供熱工作,在規劃、施工、建設、驗收等工作中,一級管網是否有規定管理細則及設施要求時,該客服人員稱,她只是負責客服及收費工作,對于這塊內容還不太了解。
最后,該客服表示,他們都會做一些適當調整住戶溫度的工作,只要住戶合理要求,他們都會幫忙解決,除非是管道斷裂,需要換買材料由住戶家自己承擔,簡單的漏水維修,基本都會幫其維修。
供熱單位應當定期檢修、維護供熱設施 保障供熱設施正常運轉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供熱管分一級和二級,一級管網建設是政府部門負責,所以維修和保養方面就應該由熱力公司負責;二級管網是由小區和物業公司進行維修和保養,單元樓內屬于入戶管網,應該由居民自己負責。
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實施細則(2007年11月5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令第4號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顯示:建設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城市供熱工程,應依法履行基本建設程序,在按規定報請發展和改革部門審批或核準前,應當報請供熱監管部門批準,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項目的申請文件;(二)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 (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其中第十八條規定內容為,供熱單位應當提前做好供熱設施的維護、更新和改造工作,保證各項指標符合《城鎮供熱系統安全運行技術規程》的要求。
供熱過程中,供熱單位應當定期檢修、維護供熱設施, 保障供熱設施正常運轉。供熱設施發生故障不能正常供熱時,供熱單位應立即通知用戶,組織搶修,及時恢復供熱。給用戶造成損失的,應予賠償。
提前完成供熱設施檢修優化 做好應急保障
2022年10月以后,呼和浩特市氣溫開始逐漸降低,為應對連日來的降溫和寒流,一部分熱原單位開始著手準備供熱工作、紛紛提前啟爐供熱。
提前供熱,不僅可以幫助用戶抵御突然到來的降溫,同時還能通過管道加壓等方式,提前了解供熱環節的薄弱處,提早解決,避免在氣溫最低時出現突發狀況。
除此外,在較為寒冷天氣,相關故障發生的頻率也較高。呼和浩特市充分做好供熱應急保障工作,組建了152人的應急搶險隊伍,配備5臺應急移動熱源車,在應急條件下可以保證110-170萬平方米面積低溫運行,保障供熱管網安全。同時,還配備了應急發電車、吸污車等搶險設備,能夠滿足城區供熱應急搶險需求。
監管單位將繼續加大
對供熱企業巡查力度
記者從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獲悉,居民反映的各類普遍供熱問題主要是室溫不達標,而造成不達標的原因:一是用戶室內系統不流暢;二是管網年久失修、運行效率低;三是供熱公司突發故障導致。在接到群眾反映問題后,監管單位會要求供熱公司第一時間到現場核實,并妥善解決問題,保證供熱質量,處理完成后及時向監管單位和12345投訴平臺反饋;如果問題較為復雜、存在爭議導致無法及時解決的,或用戶對處理結果不滿意的,監管單位會組織供用熱雙方,按照《呼和浩特市城鎮供熱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科學研判,合理確定供用熱雙方責任劃分,協調供用熱雙方解決各自權屬范圍內的問題,需要其他單位或個人協助的,由監管部門協調。
“另外,在對供熱企業的巡查方面,監管單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內蒙古城鎮供熱管理條例》《呼和浩特市供熱管理條例》《供熱服務標準》等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對供熱企業的安全生產、設備檢修、能源儲備、應急保障、服務標準進行巡查檢查,提高供熱企業效能。一是市政府組織市住建局、12345接訴即辦平臺、各旗縣區政府和供熱企業建立了供熱問題核實處理調度機制,通過微信工作群實時發送巡查巡檢和群眾反映的供熱問題,每日進行集中調度;市住建局成立了督導組,每天到現場督辦,按照“日清日結”原則及時反饋問題解決情況;二是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針對氣溫驟降的情況,組織供熱企業提前啟用調峰熱源和備用熱源,增加供熱能力,每天6次報送一次網供回水溫度和重點區域二次網供回水溫度,確保供熱質量;三是我們組織旗縣區政府和供熱企業通過入戶走訪、熱線電話、業主微信群等持續開展‘訪民問暖’,主動幫助居民發現和解決供熱問題,及時疏導化解問題矛盾,不斷提升供熱服務水平。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信息化管理,建設全市供熱系統管理平臺,將企業的相關運行數據傳輸至信息平臺,形成實時監督的同時,進一步推進呼和浩特市智慧供熱。”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傲旻介紹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