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至2026年供熱季即將開啟。記者于近日走訪了魯谷北重尖峰熱源廠、京能集團所屬北京熱力生產調度與監控中心等單位,從智慧供熱改造、設備“冬病夏治”等方面了解目前供熱工作的準備情況,探訪智慧供熱新進展。
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的魯谷北重尖峰熱源廠,是北京西部重要的應急支撐熱源項目之一。這座今年8月完成竣工驗收的新廠,將在這個冬天加入供熱保障。記者在現場看到,廠里的鍋爐房內,燃氣熱水鍋爐齊刷刷地“站”成一排。與鍋爐房一墻之隔的監控室內,工作人員正緊盯屏幕上的各項參數,了解設備運行情況。

圖為魯谷北重尖峰熱源廠的鍋爐房。新華社記者 田晨旭 攝
京能集團所屬北京熱力石景山分公司副總經理王柳介紹,魯谷北重尖峰熱源廠總裝機18臺。“這些設備相當于供熱的‘預備軍’。當出現極寒天氣或者需要調整運行工況的時候,我們就會啟動尖峰熱源廠為市政熱網補充熱量,抵御極端天氣給城市供熱帶來的不利影響,為居民冬季采暖提供穩定支撐。”王柳說。

圖為魯谷北重尖峰熱源廠監控室內,工作人員在查看設備運行參數。新華社記者 田晨旭 攝
據介紹,為實現更好的供熱效果,廠區18臺燃氣熱水鍋爐均接入了智能監控系統,可實時監測運行參數,配合智慧調度系統實現精準調峰。“智慧調度系統可根據室外溫度測算出熱量缺口,并據此計算出需要啟動鍋爐的數量,讓工作人員操作更為精準。既保證供熱效果,還能降低能耗。”王柳說。
離開供熱廠,記者來到了京能集團所屬北京熱力生產調度與監控中心。這里是北京熱力供熱運行的指揮樞紐,負責市政熱網的日常調度運行和應急指揮工作。供熱準備和運行期間,一旦發現異常,工作人員將第一時間發布指令,對系統進行調節。

圖為京能集團所屬北京熱力生產調度與監控中心。新華社記者 田晨旭 攝
京能集團所屬北京熱力生產調度與監控中心主任梁言凱介紹,調度中心數字可視化大屏于2024年投入使用,應用場景覆蓋了城市熱網的熱源、熱網、熱力站、熱用戶全系統供熱監測數據,為調度人員展示和提供更為直觀、全面、聯動的內容信息。“這些數據為我們上傳重要信息,下達調度指令提供了重要參考,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這樣的數智化改造還體現在更多方面。京能集團所屬北京熱力副總經理劉雅斌介紹,2025年,北京熱力供熱范圍內新增智慧供熱面積約2500萬平方米,覆蓋城市熱網與區域獨網范圍。同時,完成了20余萬戶室溫采集設備安裝工作,配合室溫監測平臺,對用戶室溫量化監測、遠程調控,較好解決了“近熱遠冷”“上熱下冷”的供熱不均衡問題。
此外,為確保供熱設施運行安全,北京熱力今年完成了4萬余項設備設施檢修技改,更新改造老舊供熱管線約555公里。通過“冬病夏治”,完成了結構堵漏336項、結構加固210項、保溫修復516項,為冬季安全運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目前,我們已基本完成設備檢修、打壓試水、冷態調試等準備工作。接下來將進一步優化工作系統運行狀態,做好供熱季各項準備工作,全力保障今冬明春的安全穩定供熱與優質高效服務。”劉雅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