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3月15日停暖后,我市中心城區供熱企業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以及省、市關于供熱“冬病夏治”專項行動工作的要求,制定《2025年度“冬病夏治”工作實施方案》,全力做好本年度集中供熱系統“冬病夏治”各項工作,通過供熱設施檢修維保、老舊管網優化改造、實施集中供熱全覆蓋擴網工程等舉措,推動供熱系統全面“煥新”,為今冬均衡精準供熱筑牢根基。
設備“冬病夏治”
提升整體供熱質效
熱源、管網、換熱站是集中供熱的“三大核心”,非供熱季的全面維保,直接決定著供熱季的服務質量。

熱源設備檢修,提升設備工作效能。
熱源是集中供熱系統的熱量生產地,其穩定運行是溫暖過冬的前提。目前,關鋁熱電有限公司已完成機組設施檢修項目1073項,完成率99%;市熱力有限公司已完成設施設備維保項目3276項,完成率100%,有效消除了設備運行隱患,確保供熱季熱源穩定輸出。

一次管網維保,保障熱量穩定輸送。
一次管網是熱量輸送的“主動脈”,市熱力有限公司將管網井室清理、閥門保養作為重點,組織管線及維檢部開展系統性維保。目前已完成2294項一次管網設施維保項目,完成率100%,為熱量從熱源到換熱站的穩定輸送掃清了障礙。
換熱站設備保養,切實提升供熱效果。
換熱站是連接熱源與用戶的“中轉站”,負責將高溫熱水轉換成適宜居民家中取暖的低溫熱水。市熱力有限公司對換熱站設備進行全方位保養,累計完成換熱站設施設備維保項目177054項,完成率100%。
管網優化改造
暢通熱量輸送“動脈”
管網老化、布局不合理是影響供熱質量的關鍵問題。今年非供熱季,中心城區供熱企業聚焦管網優化,從一次管網到小區庭院管網,全面暢通熱量輸送“動脈”。

一次管網改造多點突破。
槐中路、河東街與人民南路交叉口、紅旗街與學苑路交叉口等重點區域實施一次管網優化改造,切實提升供熱效果;2023年啟動的補償器優化改造工程也順利收尾,226臺存在腐蝕、滲漏等現象的補償器全部更新,可有效解決管網“跑冒滴漏”問題。
小區分戶改造惠及眾多居民。
走進市應急管理局家屬院,樓道內新管道整齊排列,居民家中的老舊串聯管道已全部更換成并聯管道。“管道改得又整齊又美觀,還盡量保留了原有裝修,我們對改造效果很滿意!”居民謝遠東點贊。得益于分戶改造工程,該家屬院35戶居民對今冬供暖充滿期待。
據市熱力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3月15日停暖后,該公司便積極推動中心城區部分老舊小區啟動庭院管網分戶改造工程。今年計劃改造面積不少于4.5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7個小區的改造工程,覆蓋3.7萬平方米;11個小區正在施工,涉及8萬平方米,更多居民將告別“老管網溫度上不去且維修麻煩”的煩惱。
供熱范圍擴展
溫暖覆蓋千家萬戶

在優化現有設施的同時,集中供熱全覆蓋擴網工程也在同步推進,旨在讓更多未接入集中供熱的小區居民實現“暖冬夢”。
府西街社區此前一直未接入集中供熱管網,居民冬季只能依賴空調、電暖氣、壁掛爐等設備取暖,不僅用暖成本高,寒冬時節室內溫度也難以達到舒適標準,接入集中供暖成為居民的迫切期盼。
了解到居民的訴求后,今年7月,市熱力有限公司多次聯合社區、居委會及居民代表召開現場協調會,商討供熱管網接入相關事宜。8月初,工程正式動工,目前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
“盼了多年的大暖今年終于要接上了,我們真是打心底里高興,這下冬天不用再為取暖問題發愁了。”該社區居民張建剛難掩喜悅。
據介紹,今冬供熱季將有24個小區加入中心城區集中供熱“大家庭”,更多居民將享受到集中供熱的幸福。

隨著供熱季臨近,煤炭儲備、室溫監測系統建設等保障工作也在緊鑼密鼓推進。目前,市熱力有限公司已簽訂20萬噸煤炭采購合同,8萬噸已入庫,后續煤量已開始招標工作,10月底前將完成全部儲備工作,確保熱源供應充足。同時,該公司根據上個供熱季實際情況,選定23個典型小區安裝室溫采集器,實現室溫實時監測與精準調控,預計10月底前完成安裝工作。
此外,在地熱能開發方面,該公司與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公司合作開展地熱供暖試點項目建設,在東區熱源廠已完成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目前項目正在進行管網注水,10月中旬將進行設備調試,開始冷態試運行。該項目的投運,將為中心城區綠色供暖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