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寧夏已全面進入供暖期。新修訂的《寧夏回族自治區供熱條例》從11月1日開始也正式施行,條例要求,居民臥室、起居室溫度從18℃提高至20℃,供熱單位需保障達標。
從10月15日開始,寧夏固原市、吳忠市、石嘴山市等地已陸續供暖。11月1日,寧夏銀川市各供熱企業已向居民家供熱,這也標志著寧夏全面進入供暖季。據了解,銀川市供熱總面積達1.52億平方米,供熱企業共29家。供暖企業還開通了客服電話和供暖管家電話,24小時接聽用戶來電,第一時間回應用戶在用熱期間遇到的各類問題。

新修訂的《寧夏回族自治區供熱條例》明確,將居民臥室、起居室溫度從18℃提高至20℃,供熱單位需保障達標;推動供熱計量收費改革,所有公共建筑全面實行供熱計量收費。同時,條例首次明確,供熱單位要建設智能監測系統,實現熱源、用戶室溫數字化、智慧化管理。
甘肅蘭州:集中供暖啟動 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甘肅蘭州11月1日開始集中供暖,全市535個供熱站點提前點火起爐,確保居民家中室溫達標。
按照規定,蘭州市居民供暖室溫達標標準為18℃。在蘭州市安寧區城建小區,工作人員走訪入戶抽測,居民家中平均溫度在20℃左右。該小區在今年9月份完成了供熱管道及設施老化更新改造,供熱質量和居民采暖體驗有效提升。近五年來,蘭州市累計完成631公里的老舊供熱管網改造和約7.2萬戶家庭的采暖分戶改造。

供暖季期間,當地完善四級響應聯動機制,將供熱公司、社區、街道及區級監督電話全部公示,暢通問題反映渠道。
北京:檢修完畢 將按計劃統一啟動點火試運行
供暖季即將開啟,目前,北京市7家燃氣電廠19臺核心機組已全部檢修完畢,確保供熱季正常運轉。
截至10月底,北京熱力管理的北京市域內供熱面積共3.76億平方米,用戶230萬戶,熱力站5350座。

在供熱啟動階段,將堅持分批有序的原則,優先對養老院、中小學校、幼兒園等“一老一小”相關的熱力站、鍋爐房投入運行,確保重點區域供熱需求得到保障。為了確保供暖效果,今年,供熱單位檢修技改設備設施4萬余項,更新改造老舊供熱管線約555公里。

目前,北京各區供熱單位已具備供熱條件,將提前研判天氣變化與供熱需求,精準匹配供熱出力與實際需求。若無異常天氣情況,各供熱單位將按計劃統一啟動點火試運行。
天津港保供季首艘LNG船到港作業
作為京津冀地區冬季供暖重要能源保障來源,日前,載運6萬噸液化天然氣的LNG運輸船靠泊天津LNG碼頭,標志著天津港今冬明春的天然氣供應保障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在天津港LNG碼頭,這艘LNG運輸船完成靠泊,正在進行接卸作業。針對今年同期氣溫偏低可能帶來的供暖提前等情況,港口及相關能源企業自10月底已進入供暖季保供周期。采暖季內,將有17艘次LNG船舶靠港天津LNG碼頭,預計接卸量將達110萬噸,可滿足2600萬戶家庭的采暖季用氣需求。為優先保障“LNG冬季保供”船舶快速通關,當地邊檢部門按照“一企一策”工作模式,為轄區LNG碼頭量身制定了“護航暖冬”專項勤務方案。

天津邊檢總站南疆邊檢站邊防檢查處處長畢琳琳稱:“對申報信息進行網上預審,讓船舶到港后即可第一時間開展天然氣的外輸作業。同時在確保口岸安全的前提下,登輪、登陸等各類行政許可審批都能隨時辦理,保障冬季保供的清潔能源最快速度通關接卸,保障民眾溫暖過冬。”
遼寧:提前開栓供熱 智慧監測保障溫暖過冬
從11月1日起,遼寧省全面啟動今冬供暖工作。目前,遼寧省13個市及沈撫示范區已全部實現如期供熱,大連市也將按計劃于11月5日正式供暖。
今年,遼寧一些居民的家中,提前一周就已經能感受到室內溫度上升。

遼寧省自上一供熱期結束便啟動“冬病夏治”專項行動,累計更新改造老舊供熱管網2095公里,維修鍋爐1203臺(套)、換熱站10496座。本供暖季前,全省儲煤達1195.43萬噸,儲煤率80.5%。同時,更多智慧化設備也投入到今年的供熱工作中,助力精準調控與效果監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