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科技局技術市場管理中心最近對濟南56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企業的大型科學儀器進行調查摸底,其中30家單位的20萬元以上大型科學儀器共有523臺,原值2.7億元。據估計,現在濟南10萬元以上的大型科學儀器超過1000臺,價值超過3億元。
但是,這些大型科學儀器利用率普遍偏低,大部分沒有“開足馬力”。據估算,其中利用率(按規定使用時間計算)最高的也就80%,大都在20%左右,最低的僅用過1次,長期閑置。而發達國家大型科學儀器的利用率已達到170%甚至250%的水平。
濟南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介紹,3年前,他負責的一項研究課題,配套進口了一臺100多萬元的實驗儀器。課題評審通過后,該儀器就再沒用過,在實驗室躺了近兩年。其實,離該校不遠的某大學就有此儀器,如果能租用,可以節省80%的費用。
據分析,目前濟南大型科學儀器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是這些儀器分散在不同的單位,有些儀器自己很少用,但自我封閉不提供給別的單位使用。沒儀器的單位要么需花巨資再購買,要么干脆沒得用。
濟南市技術市場管理中心副主任李言軍介紹說,目前濟南市技術市場管理中心登記在冊的523臺大型科學儀器中,很多屬重復購置,像電子探針、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等設備,濟南各大學幾乎都有。
一方面一些大型科學儀器“藏在深閨”長期閑置,一方面一些中小企業科研需要卻無力購買而望之興嘆。濟南市部分中小企業希望能夠方便地借助社會力量來共享大型科學儀器,降低企業科技創新的“硬件”花銷。
專家呼吁,應盡快破除傳統的科研儀器歸單位所有的“小農意識”,積極構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使大型科學儀器實現市場化共享。據了解,濟南市科技局已經著手建設濟南地區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計劃用3年的時間,實現科研設備社會化。
但是,這些大型科學儀器利用率普遍偏低,大部分沒有“開足馬力”。據估算,其中利用率(按規定使用時間計算)最高的也就80%,大都在20%左右,最低的僅用過1次,長期閑置。而發達國家大型科學儀器的利用率已達到170%甚至250%的水平。
濟南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介紹,3年前,他負責的一項研究課題,配套進口了一臺100多萬元的實驗儀器。課題評審通過后,該儀器就再沒用過,在實驗室躺了近兩年。其實,離該校不遠的某大學就有此儀器,如果能租用,可以節省80%的費用。
據分析,目前濟南大型科學儀器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是這些儀器分散在不同的單位,有些儀器自己很少用,但自我封閉不提供給別的單位使用。沒儀器的單位要么需花巨資再購買,要么干脆沒得用。
濟南市技術市場管理中心副主任李言軍介紹說,目前濟南市技術市場管理中心登記在冊的523臺大型科學儀器中,很多屬重復購置,像電子探針、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等設備,濟南各大學幾乎都有。
一方面一些大型科學儀器“藏在深閨”長期閑置,一方面一些中小企業科研需要卻無力購買而望之興嘆。濟南市部分中小企業希望能夠方便地借助社會力量來共享大型科學儀器,降低企業科技創新的“硬件”花銷。
專家呼吁,應盡快破除傳統的科研儀器歸單位所有的“小農意識”,積極構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使大型科學儀器實現市場化共享。據了解,濟南市科技局已經著手建設濟南地區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計劃用3年的時間,實現科研設備社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