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戶改造居民做主
水母網12月23日訊(YMG記者 孫致霞 攝影報道)日前,本報以《上夼大廈居民有話說!》為題,報道了上夼大廈居民對分戶控制改造的看法和意見。昨日針對用戶反映的意見,記者將情況反饋給華陽熱電并進行相關核實。大循環泵取代倆小泵
上夼大廈高區5號、6號和8號由于個別用戶“私改”,導致樓下36戶人家暖氣不熱。對這一問題,有的居民提出,供熱單位責令樓上私改戶將暖氣改回去不就得了!再說,20層5號和22層5號這兩戶家里漏水的,難道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就沒找到用戶?
對此,華陽公司表示,一些私改戶高低不讓人進門,也有一些住戶因家里裝修不愿意再改回去,供熱單位因沒有執法權只能反復做工作。對大廈24—6私改暖氣問題,華陽公司承認去年曾找下面的施工隊給該戶進行過改造。
對居民反映的循環泵問題,華陽公司稱,原來大廈確有兩個循環泵,但泵比較小,每個流量僅200立方/分鐘。后來公司把這兩個泵給停了,換了一個大的循環泵,流量為500立方/分鐘,比過去的兩個還大。現在華陽公司供給大廈的壓力,可以保證大廈正常供暖,不存在降壓運行問題;如果降壓運行,24層樓就會沒有水,暖氣就不會熱。管道漏水雙方各執一詞
據大廈住戶李先生反映,上夼大廈漏水多,不應該怨居民,因為原來大廈供熱分成高、低壓兩個區,后來為節省人力成本被華陽公司給改了,改成串聯、熱水直供到戶,他懷疑管道承受的壓力大了,加上管道超負荷運行,給管道造成損傷,導致了管道“早衰”。
而華陽公司四眼橋交換站站長趙東明稱:不管是過去供熱,還是現在供熱,管道所承受的壓力都是一樣的,都是把熱水打到24層上,然后再往樓下送水,他們現在供熱也是分高、低壓兩個區。他說,管道漏水原因主要在于管道老化、銹蝕,且一年不如一年,去年就發生過10多次漏水,包括24層的主管就漏過一次。 改不改居民說了算
昨天,市供熱燃氣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建設部的新規,新建筑須安裝熱計量裝置。老住宅如果想實施分戶控制計量供熱,做分戶控制改造也是遲早的事兒。
采訪中,華陽公司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員稱,公司在大廈張貼通知,目的是讓居民了解大廈的供熱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不是要強迫居民進行分戶控制改造。今年試運行以來,大廈先后多次發生爆管、漏水,導致居民一直投訴不斷,作為公司有義務、有責任將大廈的供熱狀況告知居民,上級部門對此事也很重視,大廈采暖存在的爆管漏水問題及部分用戶私改供暖設施的現象,已給大廈供暖造成安全隱患,為給用戶供上安全、優質的暖氣,公司計劃對大廈進行分戶控制改造,如果居民不同意,將來可視情況變化再協商。住戶建議:加重私改處罰
針對上夼大廈高區5號、6號和8號,由于個別用戶“私改”,導致樓下36戶人家暖氣不熱這一問題,有的居民建議,我市新修訂的《煙臺市供熱管理辦法》應加大對私改戶的處罰力度。
不少居民說,對于私改問題,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雖然老的《城市集中供熱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用戶不得私改,因擅自改造室內采暖設施等原因,影響采暖效果或給單元樓內其它用戶造成不良后果或損失的,責任由該用戶承擔。但對私改問題如何制裁,上面卻沒有規定。有些用戶私改后,高低不讓供熱單位的人進門查看;也有的因家里裝修了,不愿意再改回去,碰到這種情況,供熱單位往往很無奈,因為企業沒有執法權,不能強行進戶,所以只能反復上門做工作。而作為用戶熱費交給了供熱企業,家里暖氣不熱,只有去找供熱企業。這樣一來,造成供熱企業和用戶之間矛盾越來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