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了解到,于2007年起草制定完畢的城鎮建設行業產品標準《熱量表》(CJ128-2007)即將自2008年4月1日起實施,為結束我國延續了50年的福利供熱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而制定的第一個城鎮建設行業產品標準《熱量表》(CJ128-2000)同時廢止。這意味著我國的城鎮供熱體制改革經過近五年的深入攻堅,已經進入關鍵的配套設施建設及產品批量生產階段,以市場為主導的供熱采暖按計量收費的熱商品時代即降開始。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的福利供熱制度,該制度始于上個世紀的50年代,參照前蘇聯的模式,我國初步建立了有計劃特色的住宅鍋爐供熱體系。隨著經濟體制逐步由計劃向市場轉變,原有的供暖體制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為適應供熱體制改革的需求,摸索適合我國城鎮集中供熱的經驗,建設部于2001年2月5日發布了城鎮建設行業產品標準《熱量表》(CJ128-2000),并于當年6月1日起實施,供相關企業研發生產相關產品之用。
2003年8月,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國務院8部門印發了《關于城鎮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停止福利供熱,誰采暖、誰繳費;老百姓用多少熱、交多少費;引入競爭機制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切實保證城鎮生活困難家庭冬季采暖”的基本思路;在“三北”地區的1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都成立了供熱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確定了黑龍江的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遼寧的鞍山,吉林的長春等12個城市為改革試點城市。以“改革單位統包的用熱制度,逐步停止福利供熱,實行用熱商品化和貨幣化,變暗補為明補”為主要內容,以“穩步推進城鎮用熱商品化,實現供熱社會化”方向的供熱體制改革在“三北”地區拉開帷幕。2006今年7月5日,建設部又出臺了《關于推進供熱計量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推進供熱計量收費的目標和時間表。經過近五年的改革進程,目前包括政府辦公樓在內的既有建筑已基本完成了供熱計量改造,而新建建筑也都是在熱計量設施達到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規定的前提下開工建設,在符合供熱計量標準要求的通過驗收并交付使用的,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已經進入計量設施量產及安裝調試的沖刺階段。
在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取得豐碩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供熱計量的實踐需求和近年來相關理論的深入研究,建設部發布了城鎮建設行業產品標準《熱量表》(CJ128-2007),并決定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悉,該新標準在我國是第一個有實踐意義的熱量表產品行業標準,它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相關行業專家起草,在國內熱量表研發生產一線有豐富經驗和突出成績的河南新天科技有限公司應邀參與了具體的制定工作。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的福利供熱制度,該制度始于上個世紀的50年代,參照前蘇聯的模式,我國初步建立了有計劃特色的住宅鍋爐供熱體系。隨著經濟體制逐步由計劃向市場轉變,原有的供暖體制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為適應供熱體制改革的需求,摸索適合我國城鎮集中供熱的經驗,建設部于2001年2月5日發布了城鎮建設行業產品標準《熱量表》(CJ128-2000),并于當年6月1日起實施,供相關企業研發生產相關產品之用。
2003年8月,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國務院8部門印發了《關于城鎮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停止福利供熱,誰采暖、誰繳費;老百姓用多少熱、交多少費;引入競爭機制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切實保證城鎮生活困難家庭冬季采暖”的基本思路;在“三北”地區的1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都成立了供熱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確定了黑龍江的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遼寧的鞍山,吉林的長春等12個城市為改革試點城市。以“改革單位統包的用熱制度,逐步停止福利供熱,實行用熱商品化和貨幣化,變暗補為明補”為主要內容,以“穩步推進城鎮用熱商品化,實現供熱社會化”方向的供熱體制改革在“三北”地區拉開帷幕。2006今年7月5日,建設部又出臺了《關于推進供熱計量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推進供熱計量收費的目標和時間表。經過近五年的改革進程,目前包括政府辦公樓在內的既有建筑已基本完成了供熱計量改造,而新建建筑也都是在熱計量設施達到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規定的前提下開工建設,在符合供熱計量標準要求的通過驗收并交付使用的,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已經進入計量設施量產及安裝調試的沖刺階段。
在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取得豐碩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供熱計量的實踐需求和近年來相關理論的深入研究,建設部發布了城鎮建設行業產品標準《熱量表》(CJ128-2007),并決定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悉,該新標準在我國是第一個有實踐意義的熱量表產品行業標準,它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相關行業專家起草,在國內熱量表研發生產一線有豐富經驗和突出成績的河南新天科技有限公司應邀參與了具體的制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