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縣城住宅面積近400萬平方米,過去采取地熱井、天然氣、鍋爐等采熱方式,因布局散亂,導致熱效率低,既浪費能源,又加劇了環境污染。
“要加快推進城區集中供熱工作,無論如何今年一定要實現城區集中供暖,堅決杜絕地熱資源無序開發,絕不能犧牲子孫后代的生存空間,絕不當歷史的罪人。”市委常委、武城縣委書記張傳忠這樣強調。為此,該縣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認為區域性大面積集中供熱具有節約一次能源、減少污染、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等特點,最后形成共識:集中供熱工程是民生焦點,百姓期盼,再難也要干!
目前,該縣城區住宅小區中,采取地熱井供熱面積有239多萬平方米,由于地熱水回灌實驗效果不理想,直接排入河流會造成水污染。為此,武城縣先后排除了繼續使用地熱井取暖和維持燃煤、天然氣取暖兩種方案,引進了山東高唐熱電廠投資4億元對武城熱電廠進行技術改造實行集中供熱,逐步取消城區所有鍋爐、地熱采暖及其他供熱方式,實行熱電聯產集中供熱。
熱電聯產的供熱熱媒是武城縣熱電廠生產的低溫循環水,供熱管網由山東高唐熱電廠投資建設,一期工程總投資2億元。據高唐供熱公司經理孟慶坤介紹,熱電廠采取脫硫、脫硝的燃煤,所有指標都符合排放條件。
“總投資4億元的城區集中供熱工程的實施將從根本上解決縣城居民的冬季取暖問題,實現了完成群眾意愿、盤活企業資產、環境保護的‘多贏’。”武城縣縣長王勝強說。目前,該縣供熱主管道鋪設工作已全面展開,一期工程建設母管按300萬平方米設計施工,今年保證供暖面積80萬平方米,計劃9月底供熱主管網及部分支管網完成鋪設,確保今年11月實現集中供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