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東花園7號樓有56戶居民不能加入集中供暖,只能依靠蜂窩煤供暖。
齊魯晚報訊(文/片本報記者蔣龍龍 實習生王偉 胡沛然)近日,多位家住歷城區華信路逸東花園7號樓的市民向本報反映,小區的2000戶居民,只有7號樓的56戶沒有供暖。今年申請供暖時,因7號樓不是節能建筑被拒。熱力公司建議7號樓先去建委部門申請節能建筑改造。歷城建委表示,今年節能建筑指標已經用完,7號樓只能在來年申請。
市民反映:小區2000多戶居民,只有56戶沒有供暖
1日,家住歷城區華信路逸東花園7號樓的市民向記者反映,整個小區只有7號樓沒有供暖,三年以前他們向濟南熱力公司申請集中供暖,近期熱力公司準備給小區安裝供暖管道,但是熱力公司近期通知,“7號樓不是節能建筑,不允許安裝供熱管道,不能供暖。”
1日上午,記者來到了逸東花園。該小區共有2000多戶居民,從本世紀初開始入住。7號樓共有3個單元,56戶居民。記者發現整個小區的供暖比較正常,只有7號樓的56戶居民沒有供暖。7號樓居民高女士告訴記者,由于沒有加入集中供暖,居民大都用蜂窩煤和空調供暖。每年最讓高女士頭疼的是換蜂窩煤。“換蜂窩煤太不方便了。”高女士介紹說,每年用于蜂窩煤的支出也很大。
高女士還表示,燒蜂窩煤也不暖和,“冬天的時候,屋里的溫度也就是15℃,在屋子里還要穿著棉衣和羽絨毛褲。”高女士還很擔心蜂窩煤的安全問題,“與集中供暖相比,一點也不劃算。”
同住7號樓的李先生家靠開空調過冬,“每年從11月到來年3月,每個月的電費要300多塊錢,而且,關上空調屋里就冷。”
熱力公司:7號樓已有熱源,但不是節能建筑
7號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告訴記者,“7號樓曾多次向濟南熱力公司申請集中供暖,不過熱力公司都因沒有熱源,拒絕了小區的供暖申請。”該居民介紹,去年熱力公司對東新熱電廠進行了提升改造,“小區今年應該不缺熱源了吧,不過再去申請時,還因7號樓不是節能建筑再次被拒。”
記者就此事詢問了逸東花園的物業。據物業的劉師傅說,7號樓的情況比較特殊,算是歷史遺留的問題。7號樓是濟南市塑料制品總廠的宿舍樓,當初他們建宿舍樓的時候就沒有安裝保溫層,以至于現在不能安裝供熱管道。劉師傅說,“現在,就是7號樓的居民和濟南熱力總公司之間的問題。如果需要小區物業,我們也可以進行協調。”
濟南熱力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初步估算,該樓的供暖面積約為3000多平方米,屬于東新熱電廠的供熱范圍。“因東新熱電廠的供熱一直處于滿負荷,7號樓缺少熱源,前幾年用戶的供暖申請才沒有通過。”去年,東新熱電廠進行了改造提升,增加了熱源,小區的熱源已經充足。7號樓的熱源雖然已經解決,不過由于7號樓并不是節能建筑,今年不能加入集中供暖。“
根據今年通過的《山東省供熱條例》第13條規定,既有民用建筑接入供熱管網應當進行節能改造,并符合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標準。”該工作人員建議,7號樓要先到歷城區建委申請節能建筑改造,進行節能改造后才能供暖。
城鄉建設委:今年指標已經用完,要申請須等到下年
歷城區建委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歷城區共分得了2萬平米的建筑節能改造指標,目前已經分配完畢,而且都已動工建設。”7號樓要想加入節能改造計劃,只能等到來年進行申請。據相關部門調查,歷城區范圍內共有近百萬平方米的房屋需要實施節能改造。“明年提出申請后,要根據相關的手續進行審批。”濟南市建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國家對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實施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主要是針對2007年10月1日以前竣工、已經實施集中供暖而且可以繼續安全使用20年的住宅。“沒有加入集中供暖的要申請集中供暖,可以和節能改造與加入集中供熱同步實施。”根據相關政策,申請節能改造的小區,需要小區80%以上居民同意,并委托組織實施單位向本轄區的建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填寫基本情況表,并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出具節能改造設計方案。建委部門會組織專家進行審核,符合要求的會批準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