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質供熱煙臺落地
膠東在線網8月5日訊(見習記者 張倩) “這個專門的鍋爐大概多少錢?”“可以對原有鍋爐進行改造嗎?”“原料供應怎么解決?”8月5日上午,在生物質燃料應用培訓會上,各企業紛紛就自己關心的問題,向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會長、宏日新能源董事長洪浩博士尋求解答。
新考核辦法,煙臺遇難題
大氣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嚴肅的政治問題、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基本的民生問題,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為此,國務院出臺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環保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位頒布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國十條”的實施細則,山東省政府出臺2013-2020年的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和2013-2015年的一期行動計劃,并將其納入科學發展觀考核和以獎代帶補考核。
多年來,煙臺市空氣環境質量在全省各項考評中都位居前列。在全省三大考核中,科學發展觀考核和以獎代補考核都是現狀與改善各占50%,而今年省政府新出臺“生態補償考核”,只考核改善,不考慮現狀。
“這個考核對我們極為不利,因為我們去年空氣質量太好了,在一個好的基礎上來改善,難度可想而知,質量數值的一點點提高,就會造成空氣質量的顯著惡化。”環保局局長車建波表示,去年7月份,煙臺SO2月均值0.015MG/M3,今年0.018MG/M3,升高0.003,就惡化了20%,“我們壓力是很大的”。
不讓燒煤,誰來取代?
劃定禁煤區,推廣清潔能源是我市改善空氣質量的重大舉措。“說起清潔能源,大家可能都比較熟悉太陽能、風能,對生物質燃料較為陌生”。在洪浩博士看來,生物質燃料能否在煙臺推廣開來,困難在觀念。
生物質供熱在國際上已成為一項成熟的產業,在瑞典等先行工業化國家,生物質能已經取代化石能源成為主導能源,并成功實現綠色增長。“倫敦的昨天就是北京的今天,倫敦摘掉‘霧都’的帽子就是對生物質能源的使用。”
“不讓燒煤,很多人就想用石油、天然氣代替,然而我們究竟還有多少油氣?為什么不直接使用可再生能源呢?”而作為可再生能源的太陽能、風能等無法取代煤供應所有產業,但生物質燃料可以做到。
生物質燃料,其實更省錢
目前,多數企業處于觀望態勢,蠢蠢欲動但又不敢放手嘗試,原因在于:生物質燃料雖然好,但改燃料就得改設配,相應的配套設施成本高,而且原料供應也讓人擔憂,會不會出現原料供應跟不上。
洪浩博士表示,人們其實算錯了一筆賬,只看單位價格覺得生物質燃料的成本要比煤高,但是燒煤還包括脫硫除塵等的管理成本,這樣算下來,其實生物質燃料是要比燒煤便宜的。“我們前期免費給企業上設備,只有真正用了才知道效果怎樣,再決定后期要不要繼續合作。”
在國內,生物質能的發展也已初具規模。而在山東,青島森溪美地社區、威海乳山染整工業園(工業蒸汽)等都是生物質能試水成功的典范。“藍白餐飲有限公司是煙臺的第一個試點。”發改委負責人林永憲表示,清潔能源重在環保,“過去有‘黑名單’,咱們可以弄個‘綠名單’嘛,生物質能在煙臺落了地,大家顧慮也就少了。”
背景:生物質能源
生物質燃料是利用林業廢棄物,即清林、撫育、加工所產生的“三剩物”包括枝椏材、果樹枝、鋸末等以及農業廢棄物包括稻殼、花生殼、玉米芯、油茶殼、棉籽殼等經過粉碎、烘干、制粒加工產生的顆粒狀低碳、經濟、清潔環保新型燃料。
與傳統的燃料相比,生物質燃料兼具經濟優勢和環保效益,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資源儲備豐富,發熱量大、純度高,灰碴少,CO2零排放,可以實現本地化生產從而規避開采、長距離運輸等帶來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