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冬天的,這溫度,受得了嗎?”剛看這句話,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以為是誰家暖氣又不熱了,但后來才發現,投訴者是因為暖氣太熱抓狂。
家住沈北新區的劉女士反映,供熱才剛剛三天,她家的室溫就直逼35℃,“爆表”的架勢讓全家人飽受夏日般的煎熬。更鬧心的是,僅僅三個月的小寶寶,因為高溫長滿了痱子。“想投訴,怕澆滅供熱企業的熱情,不反映,這高溫又實在難熬。”隨著采訪深入,記者得知,遇到這樣的困惑還真不能沉默。
難開口的投訴:
暖氣燒到35℃,太熱了
劉女士家住沈北新區城建美庭小區,2011年入住時供熱就不錯。“去年的時候稍微差些,但也還不錯。”劉女士說,今年家里添了小寶寶,就怕冬天家里冷,于是就把地熱清洗了一遍。
“供熱第一天,溫度還可以,我們全家人都能接受。”劉女士說,可接下來幾天,溫度越來越高,恰逢霧霾天難開窗,屋里的溫度就讓人受不了了。
“好不容易熬到周末,云開日出,屋里的溫度更高了。”李女士說,可即使將窗戶打開,室內的溫度還直逼35℃。
家里最先提出“抗議”的是僅僅三個月的小寶寶,身上起滿了熱痱子。“當媽的心疼啊!寶寶都穿成這樣了,夏天的節奏啊!”劉女士說,但她還不好開口找供熱企業,怕影響了人家的工作熱情,于是她求助媒體:“這種情況不能投訴吧?”
供熱協會提醒:
暖氣燒得太熱也得找
“暖氣不熱凍得慌,太熱也讓人抓狂。”這樣的困惑想必不只是劉女士遇到,可礙于面子的大家,就真得忍受冬日里的高溫?
對此,記者聯系上了沈陽市供熱行業協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供熱不平衡所致,尤其是新建小區。所以每年供熱初期,供暖企業都會進行熱網平衡調節。
對于劉女士的困惑,供熱行業協會的工作人員提醒,遇到這樣的問題,居民不能沉默,也要找供熱企業。因為有人家熱,就會有人家冷。“不是所有的求助都是投訴。”供熱行業協會的工作人員表示,這樣的問題也很好解決,居民找到供熱企業后,很快就能回歸正常的溫度。
沈陽晚報、沈陽網主任記者 柳云松
百姓聲音:供暖能不能用多少收多少?
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體會,冬天離開家時暖氣還在供著,更有些市民在享受溫暖如春的暖氣時還開著窗戶透氣,暖氣充足的時候,讓市民無法自由地控制,供暖的問題方方面面,不僅涉及何時供暖、怎樣供暖、供暖計費方式等,定價的合理性更是引人關注。
市民李先生說,一家人都是上班族,平時白天家里根本沒人,但冬天時暖氣仍很充足,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如果像水、電那樣按表計費,大家在離開房屋或室內溫度較高時則會自覺關閉暖氣。”李先生說,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大大節約能源,也能減輕家庭繳納暖氣費的負擔。
“供熱按流量計費”是近些年呼聲較高的問題,目前西安等地的新建小區有實施。而昨天記者從相關單位了解到,目前沈陽還沒有實施這樣的計費方式,同時北方的大多數城市都沒有實施。
冬天屋里太熱咋辦?
1.適當的開點窗戶,通通風。如是地熱供暖可關閉幾柱供熱閥門。
2.將暖氣用布罩起來,如果暖氣過熱,可選擇濕布。
3.用敞口的容器裝滿水,放在暖氣的上面。同時也可以在屋里放臺加濕器。








